圣经日日行Sample

神为何允许苦难?
一个1岁大的男孩从楼梯上摔下来,造成脊柱粉碎性骨折。于是,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就在进出医院中度过了。一次,梅德斯通的前主教盖文·瑞德Gavin Read在周日聚会时采访了这个男孩。男孩说:“神是公平的。”盖文打断了他,问道:“你多大了?”男孩回答:“十七岁。”“你在医院总共呆了多少年?”男孩回答:“十三年。”主教接着问:“你认为这公平吗?”男孩从容答道:“作为补偿,神已经为我预备了永生。”
我们生活在一个追求即时满足的时代,几乎已经完全丧失了对永恒的盼望。然而,新约里充满了对未来的奇妙应许:所有造物都将被重塑;耶稣会再来,建立一个“新天新地”(启示录21:1)。在新天新地里,再也没有眼泪,因为痛苦和患难将彻底被粉碎。我们脆弱且会腐朽的身体将会像复活后的耶稣一般荣耀。
苦难并不是神初创宇宙的一部分(参看创世记1-2章)。在人类背叛神之前,世界上是没有苦难的。同样,当神创造了新天新地(启示录21:3-4)之后,苦难也将不复存在。因此,苦难是闯入神之世界的“异类”。
当然,这并非“神为什么允许苦难?”的完整答案。正如我们昨天所看到的,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简单或完全的答案,但今天的每段经文都可以让我们对苦难有更深刻的洞见。
诗篇 16
立足永恒看苦难
今天的诗篇是旧约中少数预见未来的经文之一,它表达了在永恒中与神同在的盼望:“因为你必不将我的灵魂撇在阴间,也不叫你的圣者见朽坏。你必将你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满足的喜乐,在你右手中有永远的福乐。”(10-11节)
这就是我们对未来的盼望。这两节经文也预言了耶稣的复活(使徒行传2:25-28)。此生并非终局。你将在永恒中与神里相遇,永远享受最美好的平安和幸福。使徒保罗这样写道:“我想,现在的苦楚比起将来要显于我们的荣耀,就不足介意了。”(罗马书8:18)
主啊,感谢你,因我在基督里,且有永恒的盼望 —— 我将带着复活的身体与神在永恒里相遇。而那里充满喜乐幸福,直到永远。
马太福音 18:10-35
明白自由与苦难的关系
神爱你。但如果爱是强迫的,那就不是爱了;只有当我们可以自由选择爱与不爱时,爱才是真实的。神赐给人类选择爱或不爱的自由。其实,很多苦难都是由于我们选择不爱神或不爱他人造成的。正如大卫在今天的诗篇中所言:“以别神代替耶和华的,他们的愁苦必加增”(诗篇16:4)。
但是,耶稣明确否认了罪和患难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约翰福音9:1-3)。耶稣还指出,自然灾害并非总是神降下的惩罚(路加福音13:1-5)。但有些患难确实是由罪导致的 —— 要么是我们自己的罪,要么是他人罪。我们在本段经文中看到这方面的三个例子:
- 迷失
耶稣讲到了“迷失的”羊(18:12)。牧人去寻找那头迷失的羊,因为他不想让它在迷途中受苦。
当我们迷失正路,不再受到牧人的保护时,就很容易受伤。但神永远不会停止寻找我们的脚步,因为他“不愿意这小子里失丧一个”(18:14)。
- 罪
耶稣说:“倘若你的弟兄(或姐妹)得罪你”(18:15)。这世上有很多苦难都是由他人的罪导致的,这不仅表现在世界或社会范围内,在个人生活中也是如此。在这段经文中,耶稣教导我们应该如何寻求和解。
耶稣要求门徒做到无限度宽恕。耶稣说,当有人得罪我们时,我们应当饶恕对方,不只是七次,而是七十个七次(18:21-22)。
宽恕极不容易。十字架提醒我们,宽恕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有多么痛苦。宽恕并不表明我们味赞同对方的做法,不是为之辩解,也不是要忽视对方,或假装自己没有受到伤害。相反,你很清楚对方的所作所为,然而你依然选择宽恕对方。在人际关系中,你要把一切怨恨、报复和惩罚搁在一旁,把怜悯和恩典赐给伤害你的人。
- 不饶恕
有时,宽恕真的难比登天。正如C.S.路易斯所说:“人人都认为宽恕是个好主意,直到他需要执行这个主意时……”
在耶稣最后讲的比喻中,我们看到不饶恕带来的灾难性后果。第一个仆人不愿意饶恕那个相对来说只欠了一点钱的人(这大约是普通人三个半月的薪水,而他欠的钱则相当于普通人16万年的薪水),这一举动毁了他与其他仆人的关系,并最终导致他的同伴入狱。不饶恕会撕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仇恨和报复的恶行循环。这一点在破裂的婚姻关系、人际关系、或敌对的国家间都屡见不鲜。
罪得赦免不是你赚来的,而是耶稣在十字架上为你成就的。但愿意宽恕他人,却可以证明你确实明白了神赦免罪人这一真理。被饶恕的人才会去饶恕他人。神赦免了我们所有的罪,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去宽恕那些只得罪了我们“一点点”的人。
我是如此感恩,因为神没有对宽恕我的次数和程度做出任何限制。否则,我早就超出他的限度不知多少回了。然而,当我看别人时,还是会情不自禁地想:“我很愿意原谅你一次甚至两次,但如果你继续这么做,可别指望我会原谅你。”
慢慢陶冶正确的态度吧 —— 以神对待我们的方式来对待他人。
主啊,请帮助我用你赐的自由来爱人、寻找迷失的人并怜悯他人。请帮助我不要为别人制造苦难,而是效法耶稣,献出自己的生命,以减轻他人的伤害。
约伯记 1-3
以慈悲对待受苦之人
整卷《约伯记》都在讲述苦难。这部书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应当如何回应苦难?”
从《约伯记》中,我们还能窥见到苦难是怎样来到世界的。当天使们在神面前聚集时,“撒旦也来在其中”(1:6)。他一直“从地上走来走去,往返而来”(1:7)。显然,撒旦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制造苦难。
撒旦是一位堕落的天使。看来,在人类之前,神就已经创造了另外一些自由的、富有想象力和智慧的生灵。而且在人类出现之前,灵界曾发生过一场叛乱。
许多苦难都源于一个事实,这就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堕落的世界里。这个世界中的所有造之物不仅受到了人类犯罪的影响,而且在这之前,也已经受到了撒旦堕落的影响。蛇在亚当夏娃犯罪之前就已存在。而始祖犯罪的后果之一,就是“荆棘和蒺藜”进入了世界(创世记3:18)。从那以后,“受造之物(就)服在虚空之下”(罗马书8:20)。“自然”灾害就是受造之物的秩序被破坏的后果。
神允许撒旦将几个大灾祸降在一个完全正直、敬畏神、远离恶事的人身上(约伯记1:1)。约伯在物质财产(1:13-17)、家人的生命(1:18-19)、个人健康(2:1-10)以及友情等各个方面都经历了重大打击。
当面临无法解释的苦难时,我们很容易埋怨神。尽管约伯不知道他为什么会遭受这么多苦难,但他还是选择继续信靠神。约伯竟然能在患难中继续相信和敬拜神 —— 正如他在昌盛之时一样(1:21,2:10)。作者用充满钦佩的语气写道:“在这一切的事上,约伯并不以口犯罪。”(2:1 0节第二段)即使在最困苦的处境中,约伯依然对神忠心。
约伯朋友们的反应起初还是正确的(尽管我们随后将看到,他们那些陈词滥调完全不正确)。但初期,他们“一个人也不向他说句话,因为他极其痛苦”(2:13)。在他人遭受巨大痛苦时,若是努力向对方解释苦难的合理性,一定适得其反。此时,我们所能做的最积极的事,就是搂住对方,“与哀哭的人要同哭”(罗马书12:15),要进入他人的哭难,尽可能分担对方的重担。
约伯故事的结局是,神不但恢复了约伯的财富,而且加倍赐福他。现在我们知道,通过耶稣,神有永生为我们存留,这个补偿大大超过了我们今生所受的苦难。
主啊,当我们看见他人遭难时,请帮助我们向他表示同情,与哀哭的人同哭。
Pippa Adds
诗篇16:7
“我的心肠在夜间也警戒我。”
深夜,很多思绪会浮上心头,令我辗转难眠。它们通常都是忧虑。如果把思绪变为祷告,神就能对我们说话、教导我们。如此一来,我们的身体才能“安然居住”(16:9)。
今日金句:
你必将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满足的喜乐;在你右手中有永远的福乐。(诗篇16:11)
References
For a wider discussion about suffering, see Nicky Gumbel’s booklet: Why Does God Allow Suffering?
It is also available in chapter 1 of Nicky Gumbel’s book Searching Issues.
C. S. Lewis, Mere Christianity, (William Collins, 2012).
Unless otherwise stated, Scripture quotations taken from the Holy Bible,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Anglicised, Copyright © 1979, 1984, 2011 Biblica, formerly International Bible Society. Used by permission of Hodder & Stoughton Publishers, an Hachette UK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NIV’ is a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Biblica. UK trademark number 1448790.
Scripture quotations marked (AMP) taken from the Amplified® Bible, Copyright © 1954, 1958, 1962, 1964, 1965, 1987 by The Lockman Foundation. Used by permission. (www.Lockman.org)
About this Plan

本灵修小品的作者是甘力克和佩泊夫妇。它包含旧约、新约和诗篇(或箴言)三部分。本灵修集的目的是:帮助读者在一年内读完整本圣经。通过力克和佩泊的讲解,读者将更深刻认识神的话,晓得如何把真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与耶稣建立更深刻的连接。
More
Related Plans

God's Book: An Honest Look at the Bible's Toughest Topics

24 Days to Reflect on God's Heart for Redemption

Sharing Your Faith in the Workplace

You Say You Believe, but Do You Obey?

Awakening Faith: Hope From the Global Church

Protocols, Postures and Power of Thanksgiving

30 Powerful Prayers for Your Child Every Day This School Year

Legacy Lessons W/Vance K. Jackson

Rebuilt Fait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