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保祿格林多第一書 11
11
1你們該效法我,如同我效法基督#11:1 此是前章結語。。
女宜蒙頭男人則否
2 # 11:2 (持守我所傳的)是宗徒之口傳,亦不可忽略。 弟兄們,我讚美你們:因為你們在諸事上,還記念我,又持守我所傳給你們的那些事理。 3#11:3 天主是基督的首領,就耶穌人性而言,天主性造生之,結合之為一位,與以上天下地諸權,坐在聖父右,永為天國帝王。人在天主前,均是同等,本無男女之分,但彼此交際,與在社會中之位置,則女下於男。但我願意你們知道:每人的首領是基督;而女人的首領,則是男人;基督的首領,則是天主。 4凡男人祈禱,或說預言#11:4 因主默啟,代主宣言。,若蒙着頭,就是羞辱自己的頭。 5凡女人祈禱,或說預言,若不蒙着頭,也是羞辱自己的頭:是如剃了頭的一樣。 6女人若不蒙頭,就該剃頭。若女人以剪髮剃頭為羞恥,就該蒙頭。 7#11:7-9 聖保祿按當時風俗立言,在公堂會聚時,男當免冠,女當蒙頭,以帕罩首,有受轄之義。(男人是天主的肖像云云)是說:天主按照自己的像造了亞當,後取亞當一條肋骨造了厄娃,為他作配偶。是男人直接受造,肖似天主,而女人則間接受造,肖似男人,此古經記人類受造之故事,男女分位,顯有不同。男人卻不該蒙頭,因為他是天主的肖像,光榮;而女人則是男人的光榮。 8因為不是男出於女,乃是女出於男; 9而且男人不是為女人造的,女人卻是為男人造的。 10#11:10 (為天神的緣故),凡教友共聚一堂祈禱,或行他項神工,必有天神偕同;為敬天神,亦當蒙頭。所以女人為天神的緣故,該在頭上有服權柄的表記。 11#11:11 聖保祿又懼人誤會,開後世貴男賤女之風,遂又發明男女並重之理,言:論分位,雖當女下於男,而論關係,則一般無二:厄娃出于亞當,以後之人,則皆出于女。到底照主(的聖意),也不是有男無女,也不是有女無男; 12因為如同女出于男,男也出于女,一切都出于天主。
13女人不蒙頭,祈禱天主,你們自己斷斷,是合宜的麼? 14#11:14 (人的本性)聖保祿謂男子翦髮,女子蓄髮,係合乎本性之理,由今思之,天下風俗,日趨大同,益信經言之可據也。男子養頭髮,連人的本性,不是也指示你們,這是他的一個羞恥麼? 15惟獨女人養頭髮,可是他的光榮,因為頭髮正是給他作帳幔的。 16或有人要辯駁,我們卻沒有這樣的習慣,天主的教會也沒有。 17#11:17-34 以下論晚餐,及領聖體。須知聖教始興時,教友領聖體以前,或以後,共食晚餐,以昭和睦,而敦友愛,既可作領聖體之預備,又以記念耶穌受難前夕之晚餐,初雖甚善,日久弊生。(彼此分黨),先後不齊。(有酣醉的,有飢餓的),這還算吃主的晚餐麼?這樣預備領聖體,大大不可。我卻囑咐你們一件事,不是讚美你們:因為你們聚會,不是為得益,乃是為受害。 18第一:我聽見說你們聚會的時候,彼此之間,分別黨派,我也有點信#11:18 信這事是有的。。 19因為就是異端,也不能免,為叫那試練出來的人#11:19 信德堅固的。,在你們中間顯明出來。 20你們聚會的時候,已經不是吃主的晚餐了。 21因為每人先吃自己的晚餐,以致有人饑餓,有人酣醉。 22難道你們沒有室家,可以吃嗑麼?或是要輕慢天主的教會呢?要羞愧那些沒有的呢?我可說你們什麼?是讚美你們麼?在這事上我不讚美。
說明主如何定聖體聖事
23 # 11:23 聖保祿遂詳細說明,吾主昔日如何立聖體聖事,實是把自己的體血,給了世人作神糧。(誰若不堪的樣子)就是帶着大罪冒領,便是領自己的罪案,成冒犯主體血的罪人。然則吾主實在祝聖之麪酒形內,不能有絲毫疑惑。彼異教之作表記云云者,明背經旨。 因為我所傳於你們的,就是我所受於主的:主耶穌在他被交付的那一夜,拿起餅來, 24謝了恩,就捭開說:「你們拿起來吃,這就是我的身體,將要為你們交付的;你們應當行此,為記念我」。 25吃晚餐畢,也照樣拿起爵來說:「這爵是用我的血,立的新約;你們每次嗑,應當行此,為記念我」。 26因為你們每次吃這餅,嗑這爵,便是傳報主的死,直等到他來。
冒領之大害
27所以無論是誰,若不堪的樣子,吃這餅,嗑這爵,便是冒犯主體主血的罪人。 28所以人先當省察自己,然後再吃這餅,嗑這爵。 29#11:29 (不分辨是主的身體),如言:誤以為尋常食物,毫無敬意。因為誰若不堪的樣子,吃了嗑了,便是吃嗑自己的罪案,不分辨是主的身體。 30因此,你們當中才有許多病的,弱的,許多死的。 31#11:31 (受審判)此處有受罰之意。上文所言疾病死亡,皆冒領聖體之罰。若是我們自己審判自己,就可以不受審判。 32#11:32 但世間之罰,出于天主仁慈,欲令我們遷改,以免永殃。我們幾時受審判,是主責罰我們,免得我們同這世界一齊定罪。 33所以我的弟兄們,你們幾時聚會吃(晚餐),應當彼此等待。 34誰若饑餓,可以先在家裏吃,免得你們聚會,自取罪戾。至于別的事,等我去了再安排。
Currently Selected:
聖保祿格林多第一書 11: 蕭靜山注釋本
Highlight
Share
Copy

Want to have your highlights saved across all your devices? Sign up or sign in
Digital edition of a Chinese New Testament with study notes (1922) by Joseph Hsiao (1855-1924). Created by Simon Wong. Digital edition © United Bible Societies,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