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日日行Sample

找到生命的意义
太浪费了!”一位女士对我的朋友说。她们二人正在谈论森迪.米勒Sandy Millar主教。森迪曾是一名律师,仅仅十年,他就在法律界取得了巨大成绩。当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森迪决定去当一名牧师。
“浪费?”我的朋友感到有些气愤。
“是啊”,这位女士说,“太浪费了!他本可以赚很多钱,成为顶级大律师。想想他本可以取得的成就!”
“想想他取得的成就……”我的朋友陷入了沉思。她想到了森迪对全世界成千上万人的影响。正是因为森迪,这些人的生命被翻转,破裂的婚姻得以修复,教会得到复兴;很多人通过森迪认识了耶稣,从而找到真爱、盼望和平安。
像森迪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放弃了成功的事业,高薪工作以及世人眼中的舒适生活,投入到“全职侍奉”当中。因为他们知道,“侍奉神”是最有意义的“事业”,世上任何事都无法与其相提并论。
当然,那些在世俗行业中工作的人也可以拥有同样高远的呼召和目标。但前提是,他们做这些事是为了讨神喜悦,是为了荣耀神的国。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你投身哪个行业或从事何种工作,而在于你的目标和动机是什么。
其实,很多人都在浪费生命,他们没有任何目标,也不知意义何在。另一些人虽然有目标,但却是错误的,因为从根本上说,这些目标并无意义。很多到达顶峰的人最终发现,他们把人生阶梯搭到了一堵错误的墙上。找准生命目标比拥有房产、财物重要得多,因为伟大的生命不在于你拥有多少物质财富,而在于为了什么而活。
有人说,“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只有两个:你出生的日子和你明白为何而生的日子。”
箴言 21:17-26
寻求公义和仁慈
如今,“享乐主义”大行其道。享乐主义者把追逐一时愉悦视为人生目标,他们渐渐对那些能够提供短暂快乐的事物上瘾。
“你是一味追逐刺激吗?多么空虚的生活!只知道享乐的人永远得不到满足。”(17节 – 信息版圣经)
《箴言》的作者并没有贬低快乐的价值:“智慧人家中积蓄宝物膏油”(20节),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远重于财富本身:“宁可住在旷野,不与争吵使气的妇人同住。”(19节)
决不能把生命的目的和意义放在物质财富上,而要“追求公义仁慈”,因为这样才能寻得“生命,公义,和尊荣”(21节)。要想达成这个目标,首先应该努力寻求与神、与人建立和美的关系。
此外,要努力活出爱:“罪人终日想要得到自己没有的,而爱神的人总是把自己拥有的东西分给别人”(26节 – 信息版圣经)。
令人感慨的是,那些追求公义、仁慈,甘于舍己的人反而得到了“享乐主义者”所渴望拥有的一切:“就寻得生命,公义,和尊荣。”(21节第二段)然而,收获生命和尊荣仅仅是“副产品”,生命的至高意义在于追求神的国和神的义。耶稣应许说:“你们当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剩下的一切就都要加给你们了。”(马太福音6:33)
主啊,请帮助我不要把精力浪费在单纯追求享乐上,而是全心寻求你的国,在我所做的每一件事上追求公义和仁慈。
哥林多后书 5:1-10
一心一意讨神喜悦
保罗的主要目标就是讨神喜悦:“所以无论是住在身内,离开身外,我们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悦。”(9节)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挑战。身体势必渐渐衰残,不可能永远强壮有力。但终有一天,“我们这地上的帐棚若拆毁了,必得神所造,不是人手所造,在天上永存的房屋。”(1-2节)
若你信靠耶稣基督,神就应许把他国度中一切美好赐给你。但是,身在“堕落”世界的我们仍会感到身心疲惫、被罪缠绕;被苦难和挫折熬炼。神所应许的祝福,有哪些是尚未发生,需要耐心等待的?又有哪些是当下就可得到的呢?
在未来将要得到的祝福和现在已经得到的祝福之间存在一个平衡。现在,“我们住在身内,便与主相离”并且“我们行事为人,是凭着信心,不是凭着眼见”(6-7节);但将来,我们要“离开身体与主同住”(8节),而且“这必死的被生命吞灭了。”(4节)所以,你目前尚未完全享受到神国的美好。
但即便是现在,你也能窥见未来的美好:神“又赐给我们圣灵作凭据。”(5节)信息版圣经的翻译是:“神先让我们尝到一点天国的味道,好让我们的心不被这世界俘虏”(5节 – 信息版圣经)。凭据不但是未来祝福的保证,更是未来祝福的一部分 —— 它意味着神的赐福、权柄和法则从今时直到永远。这就是圣灵带给我们的。
“这就是我们能常常喜乐的原因。现在,我们虽然被这狭小的肉身局限,但它提醒我们,我们即将要住到那更大、更宽敞的帐幕之中。”(6节 – 信息版圣经)
在等待中,“我们便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悦。”(9节)“因为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台前显露出来,叫各人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恶受报。”(10节)
主啊,请帮助我把“讨你喜悦”作为生命的目标。主啊,愿我的言语、思想和行为都能蒙你悦纳。
弥迦书 5-7
迎接弥迦提出的挑战
神通过先知弥迦警告我们,人很有可能肆意挥霍自己的灵魂:
“非义之财,和可恶的小升斗
囊中诡诈的法码……
城里的富户满行强暴,其中的居民也说谎言,口中的舌头是诡诈的。
…… 你要吃,却吃不饱
你必挪去,却不得救护……
你必撒种,却不得收割。
踹橄榄,却不得油抹身。踹葡萄,却不得酒喝。”(6:10-15)
但与此同时,弥迦也看到了希望(参看7:7-20)。弥迦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已经看见了耶稣的到来(马太福音2:5-12)。在异象中,先知看见一位领袖将从伯利恒而出:“伯利恒,以法他阿,你在犹大诸城中为小。将来必有一位从你那里出来,在以色列中为我作掌权的。他的根源从亘古,从太初就有。这位必作我们的平安。”(5:2,5节)。这位领袖将被称作“平安的王”(4节第二段 – 信息版圣经)。
弥迦还回顾了神曾经为他子民所做的事(参看弥迦书6:3及以后),神信实地带领他们(4节),拯救他们。弥迦提醒以色列人要牢记这一切(5节)。
神的慈爱和怜悯远超人的想象:“神阿,有何神象你,赦免罪孽,饶恕你产业之余民的罪过。不永远怀怒,喜爱施恩。必再怜悯我们,将我们的罪孽踏在脚下,又将我们的一切罪投于深海。”(7:18-19)
通过耶稣,你已经得到了完全的赦免。不要总是带着遗憾回首过去。神已经“将我们的罪孽踏在脚下,又将我们的一切罪投于深海。”(19节),所以,千万不要在这片海域捕鱼。
我们该如何回应这奇妙的恩典呢?弥迦向我们发出的挑战是:“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6:8第三段)这个挑战指明了生活的最终意义和目标,它包含三层意思:
1.“行公义”
神非常看重公义。当今世界的很多悲剧都因“不公正”而起。我们要在自己的生活当中,在所居住的社区中追求公义;我们必须为穷人、底层人士以及弱势群体说话,以确保他们得到公正的对待。
2.“好怜悯”
神是如此怜悯我们。所以,我们也应该怜悯他人。就像乔伊斯.迈尔Joyce Meyer所说:“没有人可以在承受重压时表现良好,他们需要的是被爱和被接纳。”我们需要向更多人传讲神的慈爱和怜悯,包括囚犯、无家可归的人、老年人以及穷人。
3.“谦卑与神同行“
永远不要自认为比别人更好、更重要或更能干。骄傲的人总是高估自己的重要性,对自嘲的艺术一窍不通。“别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因为真正重要的只有神”。(8节 – 信息版圣经)如不与主同行,你就什么都做不了。
这三个原则相辅相成。说到底,检验真信仰的外在标准是行为。所以保罗说:“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台前显露出来,叫各人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恶受报”(哥林多后书5:10)。神要按照你的行为审判你,因为行为是信心的证据。
主啊,帮助我们行公义、好怜悯、谦卑地与你同行。
Pippa Adds
“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台前显露出来,叫各人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恶受报。”
的确如此!但先知弥迦也写道:“神阿,有何神像你,赦免罪孽,饶恕你产业之余民的罪过。不永远怀怒,喜爱施恩。你必再怜悯我们,将我们的罪孽踏在脚下,又将我们的一切罪投于深海。”(弥迦书7:18-19)
今日金句:
因我们行事为人,是凭着信心,不是凭着眼见。(哥林多后书5:7)
References
Unless otherwise stated, Scripture quotations taken from the Holy Bible,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Anglicised, Copyright © 1979, 1984, 2011 Biblica, formerly International Bible Society. Used by permission of Hodder & Stoughton Publishers, an Hachette UK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NIV’ is a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Biblica. UK trademark number 1448790.
Scripture marked (MSG) taken from The Message. Copyright © 1993, 1994, 1995, 1996, 2000, 2001, 2002. Used by permission of NavPress Publishing Group.
About this Plan

本灵修小品的作者是甘力克和佩泊夫妇。它包含旧约、新约和诗篇(或箴言)三部分。本灵修集的目的是:帮助读者在一年内读完整本圣经。通过力克和佩泊的讲解,读者将更深刻认识神的话,晓得如何把真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与耶稣建立更深刻的连接。
More
Related Plans

The Creator's Battle: Winning the Inner War for Your Art

The Holy Spirit: God Through Us

HomeFirst: Finding Balance, Embracing Ease, and Living a Christ-Centered Life

When Tithing Feels Impossible: 3 Truths That Free You From Financial Guilt

When You Are the Problem: The Courage to Look in the Mirror When Your Church Is in Crisis

What Is "The Way of Christ?"

Journey Through Esther

Read the Bible Effectively

When God Makes Things Right: A 5-Day Devotional on Nahu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