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約全書第六卷約書亞記 15
15
1 猶大支派、循其諸支所鬮分者如左、南方之極界、為向南之汛野、至於以東境。 2其南界、自鹽海之隅、亦自面南之海港、 3復出至南方、至亞克拉濱、前徃至汎、又上徃南方、至迦鐵巴尼亞、前徃至希斯崙、上至亞撻、環及甲迦、 4又自彼向押門、出至埃及河、此界之極處及於海、是為爾之南界。 5自鹽海至約但河之口、乃其東界。自海港至約但河之口、乃其北界。 6其界上至伯曷拉、經過伯亞拉巴之北、其界亦上及流便子波罕之磐。 7其界復自亞割、上至底必、面北而上、向亞都冥前之吉甲、在河之南岸者。其界至宴示麥之水、此界之極處在宴羅結。 8其界上經便欣嫩之空谷、至耶布士之南、耶布士即耶路撒冷、其界又上至便欣嫩之空谷前、西向之山巔、即在哩乏音空谷北極之山。 9其界又劃自山巔、至尼弗多亞之水源、出至以弗崙山諸城。其界又劃至把拉、把拉即基列耶林。 10其界又自把拉面西、環徃至西耳山前、徃至耶林山側北向、耶林即基撒倫。又下至伯示麥前、徃至亭拿、 11其界又出至以革倫隅之北向、其界又至實倫、前徃至把拉山、出至押業此界之極處及於海。 12西界至大海與其岸、是乃猶大嗣、循其諸支四周之界。 13約書亞遵耶和華所命之者、於猶大嗣中、賜其一分與耶孚尼子迦勒、即亞納父亞巴之城希伯崙。 14迦勒乃由希伯崙逐亞納之三子、示篩、亞希慢、達買、為亞納子者。 15遂自希伯崙上詣底必之居民、夫底必昔名基列西弗。 16迦勒曰、擊基列西弗而取之者、我將以己女押撒妻之。 17迦勒之弟基納子、阿得業取之、迦勒遂以其女押撒妻之。 18押撒於歸時、勸夫求一田於其父。押撒下驢、迦勒謂之曰、爾欲何耶。 19對曰、為我鍚嘏、蓋爾既以南地賜我、宜並以源泉賜我。彼遂以上源泉及下源泉賜之。 20是乃猶大嗣支派之業、循其諸支也。○ 21猶大嗣支派至遠之諸城、南方向以東界者、乃甲泄、以得、雅姑耳、 22基拿、底摩拿、亞大撻、 23基特、夏朔、易難、 24西弗、提臉、庇亞祿、 25夏朔、哈撻大、加畧、希斯崙、即夏朔、 26亞曼、示馬、麼拉大、 27哈薩伽大、黑實門、伯帕列、 28哈薩書亞、別是巴、必若雅、 29把拉、以因、亞森、 30耳多臘、基失、曷馬、 31息臘、麥馬拿、撒撒拿、 32利巴勿、實忻、亞因、臨門、共二十九城、與其鄉里、 33在谷、則有以實道、鎖列、亞實拿、 34撒挪亞、隱干寧。大布亞、以楠、 35耶末 亞土蘭、瑣哥、亞西加、 36沙拉音、亞底大陰、其底喇、其底魯田、共十四城與其鄉里。 37洗南、哈大沙、麥大甲、 38底蓮 密士巴、約帖、 39拉吉、不甲、厄倫、 40甲本、拉幔、吉勒、 41其得落、伯大公、拿馬、馬基大、共十六城、與其鄉里。 42立拿、以帖、亞山、 43益弗大、亞實拿、尼悉、 44枝拉、亞革悉、馬哩沙、共九城、與其鄉里。 45以革倫、與其村及鄉里、 46又自以革倫至於海、凡近亞實突者、與其鄉里。 47又亞實突與其村及鄉里、迦薩與其村及鄉里至埃及河、亦至海濱、 48在山則有沙蜜 雅的、瑣哥、 49大拿、基列薩拿、即底必、 50亞拿伯、以實提莫、亞念、 51坷山、何倫、其錄、共十一城、與其鄉里。 52亞喇、土馬、以山、 53雅農、伯大布亞、亞非迦、 54訓大、基列亞巴。即希伯崙、西阿耳、共九城、與其鄉里。 55馬雲、加密、西弗、若大、 56耶斯烈、約田、撒挪亞、 57該隱、其庇亞、亭拿、共十城、與其鄉里。 58哈忽、伯夙、其突、 59馬臘、伯亞諾、利提君、共六城、與其鄉里。 60基烈巴力、即基列耶林、喇巴、共二城、與其鄉里。 61在野、則有伯亞拉巴、麥丁、西迦迦、 62匿山、鹽城、隱其底、共六城、與其鄉里。 63至耶布士人居耶路撒冷者、猶大嗣不能逐之、故耶布士人與猶大嗣、同居耶路撒冷、至於今日。
Currently Selected:
舊約全書第六卷約書亞記 15: 裨治文-克陛存譯本
Highlight
Share
Copy

Want to have your highlights saved across all your devices? Sign up or sign in
Digital edition of a Chinese Wenli NT (1859) and OT (1863) translation by Elijah C. Bridgman (1801-1861) and Michael S. Culbertson (1819-1862). Created by Simon Wong. Digital edition © United Bible Societies, 2019.
舊約全書第六卷約書亞記 15
15
1 猶大支派、循其諸支所鬮分者如左、南方之極界、為向南之汛野、至於以東境。 2其南界、自鹽海之隅、亦自面南之海港、 3復出至南方、至亞克拉濱、前徃至汎、又上徃南方、至迦鐵巴尼亞、前徃至希斯崙、上至亞撻、環及甲迦、 4又自彼向押門、出至埃及河、此界之極處及於海、是為爾之南界。 5自鹽海至約但河之口、乃其東界。自海港至約但河之口、乃其北界。 6其界上至伯曷拉、經過伯亞拉巴之北、其界亦上及流便子波罕之磐。 7其界復自亞割、上至底必、面北而上、向亞都冥前之吉甲、在河之南岸者。其界至宴示麥之水、此界之極處在宴羅結。 8其界上經便欣嫩之空谷、至耶布士之南、耶布士即耶路撒冷、其界又上至便欣嫩之空谷前、西向之山巔、即在哩乏音空谷北極之山。 9其界又劃自山巔、至尼弗多亞之水源、出至以弗崙山諸城。其界又劃至把拉、把拉即基列耶林。 10其界又自把拉面西、環徃至西耳山前、徃至耶林山側北向、耶林即基撒倫。又下至伯示麥前、徃至亭拿、 11其界又出至以革倫隅之北向、其界又至實倫、前徃至把拉山、出至押業此界之極處及於海。 12西界至大海與其岸、是乃猶大嗣、循其諸支四周之界。 13約書亞遵耶和華所命之者、於猶大嗣中、賜其一分與耶孚尼子迦勒、即亞納父亞巴之城希伯崙。 14迦勒乃由希伯崙逐亞納之三子、示篩、亞希慢、達買、為亞納子者。 15遂自希伯崙上詣底必之居民、夫底必昔名基列西弗。 16迦勒曰、擊基列西弗而取之者、我將以己女押撒妻之。 17迦勒之弟基納子、阿得業取之、迦勒遂以其女押撒妻之。 18押撒於歸時、勸夫求一田於其父。押撒下驢、迦勒謂之曰、爾欲何耶。 19對曰、為我鍚嘏、蓋爾既以南地賜我、宜並以源泉賜我。彼遂以上源泉及下源泉賜之。 20是乃猶大嗣支派之業、循其諸支也。○ 21猶大嗣支派至遠之諸城、南方向以東界者、乃甲泄、以得、雅姑耳、 22基拿、底摩拿、亞大撻、 23基特、夏朔、易難、 24西弗、提臉、庇亞祿、 25夏朔、哈撻大、加畧、希斯崙、即夏朔、 26亞曼、示馬、麼拉大、 27哈薩伽大、黑實門、伯帕列、 28哈薩書亞、別是巴、必若雅、 29把拉、以因、亞森、 30耳多臘、基失、曷馬、 31息臘、麥馬拿、撒撒拿、 32利巴勿、實忻、亞因、臨門、共二十九城、與其鄉里、 33在谷、則有以實道、鎖列、亞實拿、 34撒挪亞、隱干寧。大布亞、以楠、 35耶末 亞土蘭、瑣哥、亞西加、 36沙拉音、亞底大陰、其底喇、其底魯田、共十四城與其鄉里。 37洗南、哈大沙、麥大甲、 38底蓮 密士巴、約帖、 39拉吉、不甲、厄倫、 40甲本、拉幔、吉勒、 41其得落、伯大公、拿馬、馬基大、共十六城、與其鄉里。 42立拿、以帖、亞山、 43益弗大、亞實拿、尼悉、 44枝拉、亞革悉、馬哩沙、共九城、與其鄉里。 45以革倫、與其村及鄉里、 46又自以革倫至於海、凡近亞實突者、與其鄉里。 47又亞實突與其村及鄉里、迦薩與其村及鄉里至埃及河、亦至海濱、 48在山則有沙蜜 雅的、瑣哥、 49大拿、基列薩拿、即底必、 50亞拿伯、以實提莫、亞念、 51坷山、何倫、其錄、共十一城、與其鄉里。 52亞喇、土馬、以山、 53雅農、伯大布亞、亞非迦、 54訓大、基列亞巴。即希伯崙、西阿耳、共九城、與其鄉里。 55馬雲、加密、西弗、若大、 56耶斯烈、約田、撒挪亞、 57該隱、其庇亞、亭拿、共十城、與其鄉里。 58哈忽、伯夙、其突、 59馬臘、伯亞諾、利提君、共六城、與其鄉里。 60基烈巴力、即基列耶林、喇巴、共二城、與其鄉里。 61在野、則有伯亞拉巴、麥丁、西迦迦、 62匿山、鹽城、隱其底、共六城、與其鄉里。 63至耶布士人居耶路撒冷者、猶大嗣不能逐之、故耶布士人與猶大嗣、同居耶路撒冷、至於今日。
Currently Selected:
:
Highlight
Share
Copy

Want to have your highlights saved across all your devices? Sign up or sign in
Digital edition of a Chinese Wenli NT (1859) and OT (1863) translation by Elijah C. Bridgman (1801-1861) and Michael S. Culbertson (1819-1862). Created by Simon Wong. Digital edition © United Bible Societies,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