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希米記 12
12
臚舉與所羅把伯等同歸故土之祭司與利未人
1隨從撒拉鐵的兒子所羅把伯和耶書亞回來的祭司和利未人、記在下面、祭司是西勑亞、耶利米、以斯喇、 2亞馬哩、馬鹿、哈突、 3示迦尼、哩宏、米哩末、 4易多、金尼多、亞庇雅、 5米亞民、馬底亞、必迦、 6示馬雅、約雅立、耶大亞、 7撒路、亞木、希勒家、耶大亞、這些祭司在耶書亞的時候、作他們本族弟兄的長。 8利未人是耶書亞、品內、甲滅、示哩比、猶大、馬大尼、這馬大尼、和他同族的人、管理讚美的事。#12:8 或作作讚祝長 9八布迦和烏尼並他們的族弟兄、與他們班列相對、把守聖殿、#12:9 或作與他們輪流值班耶書亞生約雅金、約雅金生以利亞實、以利亞實生耶何耶大、 10耶何耶大生約拿單、 11約拿單生押土亞、
記相繼為大祭司者
12 約雅金的時候、作祭司長的西勑亞班#12:12 班或作族下同是米喇雅、耶利米班是哈拿尼亞、 13以斯喇班是米書蘭、亞馬哩班是約哈難、 14米利古班是約拿單、示巴尼班是約瑟、 15哈林班是押拿、米勒約班希勒改、 16易多班是撒加利亞、基尼頓班是米書蘭、 17亞庇雅班是色哩、米拏民班和摩亞底班是必太、 18比迦班是少母亞、示馬雅班是約拿單、 19約雅立班是馬他乃、耶大亞班是烏西、 20撒來班是加來、亞木班是希伯、 21希勒家班是哈沙庇、耶大亞班是拿但業。
臚舉數利未族長
22當以利亞實 耶何耶大 約哈難 押土亞的時候、利未人的族長載入册內、巴西王大利烏的時候、祭司長載入册內。 23利未人的族長、都載在歷代志畧上、直到以利亞實的兒子約哈難的時候。 24利未人的族長、是哈沙庇、示哩比、甲滅的兒子耶書亞、他們的族弟兄與他們相對列班、讚美頌揚主、按著天主的僕人大衛所定的例。 25馬大尼、八布迦、阿巴底、米書蘭、達門、亞谷、都值班守門、站在門內的屋內。 26這些人都與約薩達的孫子耶書亞的兒子約雅金和方伯尼希米、並祭司文士以斯喇同時。
城垣築畢行告成禮
27 耶路撒冷城告成、民就將各處的利未人召到耶路撒冷來、要擊鈸、鼓瑟、彈琴、謳歌、頌揚、歡歡喜喜的行告成禮。 28所有謳歌的人、就從耶路撒冷四圍的鄉里、從尼佗法的村莊、 29從吉甲地、從技巴和押馬弗的鄉田來聚集。原來這些謳歌的人、在耶路撒冷四圍立了村莊。 30祭司和利未人就自潔、也呌民自潔、也潔淨城門和城牆、 31我就使猶大的諸牧伯登城、又使讚美的人分為兩大羣、使一羣在城牆上往右走、就是往糞敞門走、 32在他們後頭走的、有何沙雅和猶大的牧伯的一半、 33又有亞薩哩亞、以斯喇、米書蘭、 34猶大、便雅憫、示馬雅、耶利米。 35又有吹角的祭司約拿單的兒子撒加利亞、約拿單是示馬雅的兒子、示馬雅是馬大尼的兒子、馬大尼是米該雅的兒子、米該雅是撒刻的兒子、撒刻是亞薩的兒子。 36又有撒加利亞的族弟兄示馬雅、亞撒利、米拉來、基拉來、馬埃、拿但業、猶大、哈拿尼、都拿著天主的僕人大衛造的樂器、文士以斯喇在他們前頭引導。 37他們到了泉門、上對面的台階、上了在大衛城的城牆、大衛宮殿以上往東走、到了水門。 38一羣讚美的人往左走、我和民的一半隨在後頭、在城牆上走、過了爐樓、到了寬城、 39過了以法蓮門、舊門、魚門、哈拿業樓、米亞樓、到了羊門、到獄門便止住。 40這兩羣讚美的人、站在天主的殿宇裏、同著我有一半牧伯。 41也有祭司以利亞金、馬西雅、米拏民、米該雅、以利阿乃、撒加利亞、哈拿尼亞、都各拿角。 42又有馬西雅、示馬雅、以利亞撒、烏西、約哈難、馬基亞、以攔、以察、謳歌的就作樂、葉喇希雅作他們的長。 43那日眾民獻大祭、盡都喜樂、因為天主使他們大大喜樂、連婦女孩童也都喜樂、耶路撒冷人的歡聲聽到遠處。
派祭司與利未人於聖殿各司厥職
44那日派立人掌管庫房、將那從屬各城的田畝為祭司和利未人按律法收來的禮物、就是舉獻的禮物、首熟的物、十分中捐的一分、都堆藏在裏頭、猶大人喜歡祭司和利未人、因為見他們侍立當差、 45又謹守事奉他們天主所當守的、並守一切潔淨禮、謳歌的、看守門的、也這樣盡職分、遵著大衛和他兒子所羅門所定的例。 46古昔大衛和亞薩的時候、有謳歌長管理讚美頌揚天主的事。 47當所羅把伯和尼希米的時候、以色列眾人每日將謳歌的看守門的所當得的分供給他們、又分別禮物給利未人、利未人又分別禮物給亞倫的後裔。
Currently Selected:
尼希米記 12: 北京官話譯本
Highlight
Share
Copy

Want to have your highlights saved across all your devices? Sign up or sign in
Digital edition of the Chinese Mandarin Peking Mandarin Version, which combines the NT published in 1870 and OT in 1874. Created by Simon Wong. Digital edition © United Bible Societies, 2016.
尼希米記 12
12
臚舉與所羅把伯等同歸故土之祭司與利未人
1隨從撒拉鐵的兒子所羅把伯和耶書亞回來的祭司和利未人、記在下面、祭司是西勑亞、耶利米、以斯喇、 2亞馬哩、馬鹿、哈突、 3示迦尼、哩宏、米哩末、 4易多、金尼多、亞庇雅、 5米亞民、馬底亞、必迦、 6示馬雅、約雅立、耶大亞、 7撒路、亞木、希勒家、耶大亞、這些祭司在耶書亞的時候、作他們本族弟兄的長。 8利未人是耶書亞、品內、甲滅、示哩比、猶大、馬大尼、這馬大尼、和他同族的人、管理讚美的事。#12:8 或作作讚祝長 9八布迦和烏尼並他們的族弟兄、與他們班列相對、把守聖殿、#12:9 或作與他們輪流值班耶書亞生約雅金、約雅金生以利亞實、以利亞實生耶何耶大、 10耶何耶大生約拿單、 11約拿單生押土亞、
記相繼為大祭司者
12 約雅金的時候、作祭司長的西勑亞班#12:12 班或作族下同是米喇雅、耶利米班是哈拿尼亞、 13以斯喇班是米書蘭、亞馬哩班是約哈難、 14米利古班是約拿單、示巴尼班是約瑟、 15哈林班是押拿、米勒約班希勒改、 16易多班是撒加利亞、基尼頓班是米書蘭、 17亞庇雅班是色哩、米拏民班和摩亞底班是必太、 18比迦班是少母亞、示馬雅班是約拿單、 19約雅立班是馬他乃、耶大亞班是烏西、 20撒來班是加來、亞木班是希伯、 21希勒家班是哈沙庇、耶大亞班是拿但業。
臚舉數利未族長
22當以利亞實 耶何耶大 約哈難 押土亞的時候、利未人的族長載入册內、巴西王大利烏的時候、祭司長載入册內。 23利未人的族長、都載在歷代志畧上、直到以利亞實的兒子約哈難的時候。 24利未人的族長、是哈沙庇、示哩比、甲滅的兒子耶書亞、他們的族弟兄與他們相對列班、讚美頌揚主、按著天主的僕人大衛所定的例。 25馬大尼、八布迦、阿巴底、米書蘭、達門、亞谷、都值班守門、站在門內的屋內。 26這些人都與約薩達的孫子耶書亞的兒子約雅金和方伯尼希米、並祭司文士以斯喇同時。
城垣築畢行告成禮
27 耶路撒冷城告成、民就將各處的利未人召到耶路撒冷來、要擊鈸、鼓瑟、彈琴、謳歌、頌揚、歡歡喜喜的行告成禮。 28所有謳歌的人、就從耶路撒冷四圍的鄉里、從尼佗法的村莊、 29從吉甲地、從技巴和押馬弗的鄉田來聚集。原來這些謳歌的人、在耶路撒冷四圍立了村莊。 30祭司和利未人就自潔、也呌民自潔、也潔淨城門和城牆、 31我就使猶大的諸牧伯登城、又使讚美的人分為兩大羣、使一羣在城牆上往右走、就是往糞敞門走、 32在他們後頭走的、有何沙雅和猶大的牧伯的一半、 33又有亞薩哩亞、以斯喇、米書蘭、 34猶大、便雅憫、示馬雅、耶利米。 35又有吹角的祭司約拿單的兒子撒加利亞、約拿單是示馬雅的兒子、示馬雅是馬大尼的兒子、馬大尼是米該雅的兒子、米該雅是撒刻的兒子、撒刻是亞薩的兒子。 36又有撒加利亞的族弟兄示馬雅、亞撒利、米拉來、基拉來、馬埃、拿但業、猶大、哈拿尼、都拿著天主的僕人大衛造的樂器、文士以斯喇在他們前頭引導。 37他們到了泉門、上對面的台階、上了在大衛城的城牆、大衛宮殿以上往東走、到了水門。 38一羣讚美的人往左走、我和民的一半隨在後頭、在城牆上走、過了爐樓、到了寬城、 39過了以法蓮門、舊門、魚門、哈拿業樓、米亞樓、到了羊門、到獄門便止住。 40這兩羣讚美的人、站在天主的殿宇裏、同著我有一半牧伯。 41也有祭司以利亞金、馬西雅、米拏民、米該雅、以利阿乃、撒加利亞、哈拿尼亞、都各拿角。 42又有馬西雅、示馬雅、以利亞撒、烏西、約哈難、馬基亞、以攔、以察、謳歌的就作樂、葉喇希雅作他們的長。 43那日眾民獻大祭、盡都喜樂、因為天主使他們大大喜樂、連婦女孩童也都喜樂、耶路撒冷人的歡聲聽到遠處。
派祭司與利未人於聖殿各司厥職
44那日派立人掌管庫房、將那從屬各城的田畝為祭司和利未人按律法收來的禮物、就是舉獻的禮物、首熟的物、十分中捐的一分、都堆藏在裏頭、猶大人喜歡祭司和利未人、因為見他們侍立當差、 45又謹守事奉他們天主所當守的、並守一切潔淨禮、謳歌的、看守門的、也這樣盡職分、遵著大衛和他兒子所羅門所定的例。 46古昔大衛和亞薩的時候、有謳歌長管理讚美頌揚天主的事。 47當所羅把伯和尼希米的時候、以色列眾人每日將謳歌的看守門的所當得的分供給他們、又分別禮物給利未人、利未人又分別禮物給亞倫的後裔。
Currently Selected:
:
Highlight
Share
Copy

Want to have your highlights saved across all your devices? Sign up or sign in
Digital edition of the Chinese Mandarin Peking Mandarin Version, which combines the NT published in 1870 and OT in 1874. Created by Simon Wong. Digital edition © United Bible Societies,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