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根於愛:全然活出基督徒的生命預覽

變成主的形象
古時的鏡子不像現在那麼清晰。雖然它們總是模模糊糊的,但仍然能將其面前的物件的影像反映出來。在哥林多後書中,使徒保羅用鏡中的影像來形容我們如何在ㄧ生中成長為基督的樣式。在第 3 章他指出,舊約中摩西必須用帕子蒙住臉以免被神的光弄瞎,如今神卻藉著耶穌基督向我們顯明祂自己,使我們「敞着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當我們定睛於基督的榮光,和祂的憐憫、慈卑、醫治、教誨、受死與復活時,神的形象就在我們眼前出現。當我們仰望基督臉上呈現出神的榮光時,我們也逐漸變成了主的形像,就像鏡子反映出前面的事物ㄧ般。
公元四世紀基督教神學家尼撒的貴格利(Gregory of Nyssa)常提到這個觀點:人性如同ㄧ面鏡子,能夠隨著自由意志所留下不同的印記而改變。當你將黃金放在鏡子前面時,鏡子會照出金子的外型,反射和實物一樣的光。同樣的,鏡子前若是令人厭惡的東西,像似青蛙、蟾蜍、蜈蚣或其它令人作嘔的東西,它也會如常地反映,將其醜陋呈現出來。(譯注:尼撒的貴格利強調自由意志是為了表明人不是被命定成為某種樣子,而是透過自由的選擇,逐漸成為人所渴望的樣子 —— 或聖潔、或墮落。人性如鏡,自由意志決定了它反映的是光,還是黑暗。)
無論你是否認為蟾蜍或蜈蚣「惹人厭」,貴格利所想表達的是,就像鏡子會接受任何置放在面前物件的外觀及形狀,我們也同樣容易接受眼前事物所看到外觀及形狀。古代的鏡子是將金屬磨光而成,因此它顯現的影像有點模糊不清。這有助我們理解一件事:我們反映所見之物的影像也許不完美,但是它仍然決定了我們靈魂受到的影響。所以,我們花時間所瀏覽的事物至關重要。我們所讀的東西,所看的電視、網站、YouTube 或 Netflix,每一件事無形之中都會帶給我們正向或負向影響。我們花在瀏覽 Twitter、Facebook 或 Instagram 的時間,決定了我們的靈是被提昇還是被扭曲,這完全取決於我們所關注的對象和充斥在貼文上的內容。因此,保羅、貴格利以及許多基督教的先賢給我們的忠告是:我們要把心思意念放在能造就生命、滿有真理、誠實、有智慧的事情上。耶穌曾說過:「你眼睛就是身上的燈。你的眼睛若瞭亮,全身就光明;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路加福音 11:34)眼睛所見之事對你心靈的影響,遠甚於肚腹所吃之物。這也提醒我們敬拜的重要。我們日復一日親近主耶穌基督,尤其是在參加星期日的主日崇拜,懇求聖靈讓我們感受耶穌的同在時,我們會發現自己正逐漸變成我們 所注目的基督的樣子。我們需要將敬拜、禱告和讀經列為首要。是的,有時我們必須錯過固定的敬拜,但讓我們不要打破這習慣,總要時常刻意地尋求耶穌基督的面,好讓我們像古時的鏡子一樣,在邁向成熟時能夠呈現祂的樣式。
反思問題
1. 你目前的敬拜、禱告及讀經模式可能會如何阻礙你靈命成長?
2. 為了你的生活能更全心投入敬拜,你能邁出的一小步是什麼?
3. 為了更像耶穌基督,你能做出什麼樣的小改變?
感謝你閱讀這個讀經計畫!你若喜歡這個計畫,請參閱《Rooted in Love: Lent Reflections on Life in Christ》全書,你可以經由 Amazon 或 SPCK 購買。
關於此計劃

我們如何才更能活出以基督為中心的生命呢?這個 7 天的讀經計畫取材自《紮根於愛》 (Rooted in Love)這本書,它是倫敦各教區主教為了大齋期編彙而成的,其中充滿了實際的鼓勵和盼望,能夠幫助身為門徒的你得以成長,並在日常生活中以神為中心。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