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保祿達羅馬書 12
12
教友宜作自祭品
1 # 12:1 此章以下,可謂此書之下篇,專就羅馬教會當時光景。論信德行實之教訓,蓋信德之於靈魂,猶眼目之於肉身。眼目雖貴,若無手足口腹等肢以佐之,亦不足令人生活行動。信德亦然。信德雖是復義救靈之本,若徒信不行,謂之死信,亦毫無益處。 # 12:1-2 泛論天下古今教友本分,既蒙(天主仁慈)揀選奉教,就當把自己祭獻天主。(生活之祭),對古教祭言。古祭皆殺死之牛羊。亦對先前神死時言。(心內的)或譯神魂的,不似古教奉事天主,只重外面禮節。 所以弟兄們,我因天主的仁慈,勸勉你們,要奉獻你們的身體,當作生活,聖潔,悅樂天主的祭品,(這才是)你們心內的奉事。 2#12:2 又要脫離世俗識見:凡事仰合天主聖意,惟有天主聖意,是真善的,真可愛的,真純全的。觀聖保祿此言,教友身分,何等尊高。不要求合於世俗,只該變化自己,有新鮮的心思,分辨出來,那是天主的旨意,那是善的,可喜愛的,純全的。
謙下
3 # 12:3-8 祭獻自己,先要存心謙下,不可自大。(信德大小)信德指殊恩言。言:教友所得天主之殊恩,大小不等,都要識足,不忮不求:皆是一身之肢體。 我因着賜給我的恩寵,對你們每一個人說:不要忖度自己,過乎當然;只該懷着謙下的心思,每人按着天主分給他的信德的大小。 4如同在一個身體上,有多數肢體,那肢體卻不都是一樣的用處。 5這樣,我們許多人,在基督,也都成了一個身體,每一個人,都是彼此的肢體。 6#12:6 (按信德的程度),不可參以己意。按着賜給我們的恩寵,每人所得的恩典不同;或是說先知話,就該照着信德的程度說; 7或有什麼職分,就該專務那職分;或當教授的,就該專務教授; 8#12:8 (務要誠實),哀矜窮人,要純心為天主愛人,不可有為人為臉面之私心。(行慈善事),指憐救一切貧病患難,衰老孤幼之人,務要和顏悅色而行之。使愛人之德,誠中形外。或當講勸的,就該專務講勸;施捨的務要誠實;為長上的,務要勤勞;行慈善事業的,該樂意行。 9#12:9-21 捨己救人,亦是祭獻自己之一端。愛主愛人,不要假裝。惡事要惱恨,善事要服從。 10以兄弟友愛之情,彼此相愛,彼此相敬,必要爭先。 11殷勤(救人),不要懶惰。心要熱切,奉事吾主。 12因着望德,該常喜樂;在患難中,要恆心忍耐;祈禱要恆久不懈。 13#12:13 (分受聖徒之貧乏),視聖徒之飢寒困苦,如自己之飢寒困苦,竭力相助。分受聖徒之貧乏,接待作客之人。 14#12:14 以德報怨,雖仇人亦必愛。如福音書,耶穌所言,先後一轍。窘迫你們的,你們為他們祝福,但要祝福,不要咒禍。 15與有喜樂的,一同喜樂;和涕哭的,一同涕哭。 16彼此要同心,不要心高妄想,只該存心謙下,不要自作聰明。 17對於不拘什麼人,不要以惡報惡。在一總的人面前,只要留心行善。 18倘若能行,只要事在你們,就該同一總的人和睦相安。 19極可愛的眾位,不要自己報仇,只該(忍耐),聽憑(天主)發怒;因為經上寫着:「主說:報仇是我的事,是我報答(人的善惡)。」 20#12:20 (炭火堆在頭上)是比喻,言:人寛宏大量,忍耐他人之橫逆。方能令他感悟,自怨自艾,若同他一般見識,各不相下,彼將橫逆愈甚了。所以你的仇人若是餓了,你給他吃的;若是渴了,你給他嗑的。你這樣行,便是把炭火堆在他頭上。 21你不要叫惡勝過去,總要叫善勝過惡去#12:21 叫惡勝過去,即忍耐不住,恩圖報復。。
Digital edition of a Chinese New Testament with study notes (1922) by Joseph Hsiao (1855-1924). Created by Simon Wong. Digital edition © United Bible Societies, 2018.
聖保祿達羅馬書 12
12
教友宜作自祭品
1 # 12:1 此章以下,可謂此書之下篇,專就羅馬教會當時光景。論信德行實之教訓,蓋信德之於靈魂,猶眼目之於肉身。眼目雖貴,若無手足口腹等肢以佐之,亦不足令人生活行動。信德亦然。信德雖是復義救靈之本,若徒信不行,謂之死信,亦毫無益處。 # 12:1-2 泛論天下古今教友本分,既蒙(天主仁慈)揀選奉教,就當把自己祭獻天主。(生活之祭),對古教祭言。古祭皆殺死之牛羊。亦對先前神死時言。(心內的)或譯神魂的,不似古教奉事天主,只重外面禮節。 所以弟兄們,我因天主的仁慈,勸勉你們,要奉獻你們的身體,當作生活,聖潔,悅樂天主的祭品,(這才是)你們心內的奉事。 2#12:2 又要脫離世俗識見:凡事仰合天主聖意,惟有天主聖意,是真善的,真可愛的,真純全的。觀聖保祿此言,教友身分,何等尊高。不要求合於世俗,只該變化自己,有新鮮的心思,分辨出來,那是天主的旨意,那是善的,可喜愛的,純全的。
謙下
3 # 12:3-8 祭獻自己,先要存心謙下,不可自大。(信德大小)信德指殊恩言。言:教友所得天主之殊恩,大小不等,都要識足,不忮不求:皆是一身之肢體。 我因着賜給我的恩寵,對你們每一個人說:不要忖度自己,過乎當然;只該懷着謙下的心思,每人按着天主分給他的信德的大小。 4如同在一個身體上,有多數肢體,那肢體卻不都是一樣的用處。 5這樣,我們許多人,在基督,也都成了一個身體,每一個人,都是彼此的肢體。 6#12:6 (按信德的程度),不可參以己意。按着賜給我們的恩寵,每人所得的恩典不同;或是說先知話,就該照着信德的程度說; 7或有什麼職分,就該專務那職分;或當教授的,就該專務教授; 8#12:8 (務要誠實),哀矜窮人,要純心為天主愛人,不可有為人為臉面之私心。(行慈善事),指憐救一切貧病患難,衰老孤幼之人,務要和顏悅色而行之。使愛人之德,誠中形外。或當講勸的,就該專務講勸;施捨的務要誠實;為長上的,務要勤勞;行慈善事業的,該樂意行。 9#12:9-21 捨己救人,亦是祭獻自己之一端。愛主愛人,不要假裝。惡事要惱恨,善事要服從。 10以兄弟友愛之情,彼此相愛,彼此相敬,必要爭先。 11殷勤(救人),不要懶惰。心要熱切,奉事吾主。 12因着望德,該常喜樂;在患難中,要恆心忍耐;祈禱要恆久不懈。 13#12:13 (分受聖徒之貧乏),視聖徒之飢寒困苦,如自己之飢寒困苦,竭力相助。分受聖徒之貧乏,接待作客之人。 14#12:14 以德報怨,雖仇人亦必愛。如福音書,耶穌所言,先後一轍。窘迫你們的,你們為他們祝福,但要祝福,不要咒禍。 15與有喜樂的,一同喜樂;和涕哭的,一同涕哭。 16彼此要同心,不要心高妄想,只該存心謙下,不要自作聰明。 17對於不拘什麼人,不要以惡報惡。在一總的人面前,只要留心行善。 18倘若能行,只要事在你們,就該同一總的人和睦相安。 19極可愛的眾位,不要自己報仇,只該(忍耐),聽憑(天主)發怒;因為經上寫着:「主說:報仇是我的事,是我報答(人的善惡)。」 20#12:20 (炭火堆在頭上)是比喻,言:人寛宏大量,忍耐他人之橫逆。方能令他感悟,自怨自艾,若同他一般見識,各不相下,彼將橫逆愈甚了。所以你的仇人若是餓了,你給他吃的;若是渴了,你給他嗑的。你這樣行,便是把炭火堆在他頭上。 21你不要叫惡勝過去,總要叫善勝過惡去#12:21 叫惡勝過去,即忍耐不住,恩圖報復。。
Digital edition of a Chinese New Testament with study notes (1922) by Joseph Hsiao (1855-1924). Created by Simon Wong. Digital edition © United Bible Societies,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