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裏開始|跟從耶穌入門預覽

第 14天 | 歌羅西書第 4 章
朋友你好。今天是歌羅西書第 4 章,回到基礎。耶穌教導我們兩個簡單的誡命:盡你一切所能愛上帝,和愛人如己。當我們跟從耶穌時,這些簡單的鑰匙會帶領我們每一步。
第4章緊接着第3章結尾的論述:人際關係的指引。在這裡——奴隸和主人。現在你會問:聖經支持奴隸制度嗎?它是否容忍不平等、種族主義和壓迫?
我就直言不諱。不。聖經不支持奴隸制度,任何人使用聖經來支持壓迫、或人類不平等對待都是在濫用和誤用這些話——這會令他們羞愧。現在聖經提到奴隸和主人,因為奴隸制度是當時的真實情況,而保羅為了怎樣去在現實生活中而提供了指引。他對奴隸說:努力工作——就好像你在為上帝工作一樣,因為祂才是你真正的主人。
在第 4 章中:
「你們作主人的,要公公平平地待僕人,因為知道你們也有一位主在天上。」
在這裡及聖經某些書卷都有提醒主人和奴隸,無論社會地位如何將他們分開,在上帝的標準裡他們是平等的。儘管如此,你還是想知道,為什麼保羅沒有受上帝的委任去廢除奴隸制度。
這個很重要。耶穌第一次降臨,並不是來修理體制和讓世界變得正義。他是來修復我們的心,讓我們的心與上帝和好。當他的第二次降臨時,耶穌將會在世界中建立祂的國度,但他先前到來是在我們內心建立祂的國度。第一次:在你心裡作王。第二次:在世界作王。
所以,保羅教導我們要在一個仍然錯誤的世界裡去渡過公義的生活。奴隸和主人,工人和雇主,做正確的事。後來保羅告訴奴隸,如果可以的話,要獲得自由,他在寫給腓利門的信中,就請求這位主人解放他的奴隸,又稱那奴隸為弟兄——那天是一個重要的聲明。
縱觀歷史,我們發現許多為結束奴隸制度而戰鬥和犧牲的英雄,都是受到聖經的信仰所啟發和推動。上帝改變了他們的心,然後他們改變了世界。
回到歌羅西書,第 2 節:
「你們要恆切禱告,在此警醒感恩。」
這裡給了我們下一個新習慣:祈禱。 閱讀聖經,並每天祈禱。再說一次,這不是做過不用再做,而是持續的去做。祈禱是非常奇妙。我們可以與上帝——這宇宙的創造者——直接交談。保羅說 「要恆切」,還㶾把它作為優先事項。
你應為什麼事祈禱?可為每一件事禱告。就是你需要什麼,你為什麼感謝,你在想什麼、或困惑或渴求什麼。為別人祈禱。為我(作者)祈禱!我需要它呢!為關於——每一件事情——禱告。
想想看。溝通對每段關係都很重要。交談是我們互相了解對方的方式。人生同行美妙之處在於交談時刻、敞開心扉、深入了解。跟上帝也是一樣。當我們跟從耶穌時,我們會一路交談。我們會變得實在,分享盼望和恐懼。我們會打開心門,讓耶穌進來。
細想一下,祈禱就像與好朋友交談。當它變得不健康時,一切就只因你要想得到你想要的。當它健康時,就是能相互了解。祈禱不是為家課或為作文評分,所以不要擔心祈禱 「要做得對」。只要真誠便是。謙卑恭敬地走近上帝的寶座——祂就是上帝;還有自信——耶穌已使你與上帝和好。羅馬書第 12 章說「禱告要恆切」——就像一部通話永不掛斷的電話一樣。
歌羅西書的其餘部分是問候。記住,這是真實的人之間的真實信件。那些人彼此相愛!於是他們送上問候。我喜歡聖經的這一點,這是個人化的。上帝本可以將祂的話直接刻在石頭上,但祂選擇先把它寫在所愛的人的心上。那種愛照耀在每一頁紙上。
而此處又帶給我們一個習慣:團契。花時間與其他基督徒相處:一起進深生命。愛上帝和愛別人。希伯來書告誡我們,不要放棄基督徒的家庭聚會——就是教會聚會。
在聖經中教會這個字不是指建築物,而是指跟從耶穌的人。教會可以在一棟建築物裡面見面,但如果我們沒有真正地互相聯繫,我們就錯過重點。當你閱讀第 4 章時,留意這些名字——是關心個別跟從耶穌的人——馬可、猶士都、以巴弗、路加、寧法,並注意,
「問...…並他家裡的教會安」 (歌羅西書 4:15)。
當時,教會是在家裡聚會的——就像家人一樣。
所以這是最基本的:愛上帝和愛別人。為此,養成祈禱習慣:認識上帝。並開始一個團契習慣:認識別人。可以邀請工作場所、或學校的人與你一起參加這計劃、傾談和討論問題,並一起祈禱。這是讀經習慣、祈禱習慣和團契習慣。哇。這真的很容易。
如果你需要幫助去付諸實行的話,我們明天再討論。今天,閱讀歌羅西書第 4 章,並簡單地:愛上帝和彼此相愛。
反思與討論
- 你認為祈禱為什麼對跟從耶穌至關重要?祈禱如何影響你與上帝同行?
- 你認為團契為什麼對於跟從耶穌至關重要? 與其他基督徒一起相交(團契)如何影響你與上帝同行?
經文
關於此計劃

如果你剛認識耶穌,對聖經還很陌生,或是你正在幫助處在這樣光景的一位朋友——歡迎你《從這裏開始》!接下來的15天,每天五分鐘的語音導覽,將帶你循序漸進地閱讀聖經中基要的兩卷書:馬可福音和歌羅西書。你將追蹤耶穌的故事,通過每日的問題作個人反思或小組討論,發掘跟從耶穌的基本真理。我們建議你先自己把此計劃讀一遍,然後再邀請你的朋友與你共讀。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