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典的教義預覽

The Doctrines Of Grace

5 天中的第 2 天

有限贖罪

「有限贖罪」是恩典教義五點中最具爭議性的。我聽說過用來描述這一教義的其他術語有「確定救贖」、「確定贖罪」或「特別救贖」。我確信一件事,這教義似乎是造成最多混亂的一個。基督的贖罪是普世性的嗎?為了所有的人嗎?還是基督只為選定的一群人贖罪?我相信我們可以在聖經中找到支持後者的答案。如果上帝藉着基督的救贖,目的是為了所有人,那麼我們就面臨普世救贖論:相信全人類最終都會得救。聖經清楚地告訴我們,並非所有人都會得救,有些人會滅亡。 馬太福音 7:13-14 說:「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這只是其中一節與普世救贖論信仰相矛盾的經文。許多人將要在地獄中滅亡。如果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救恩是為了每個人,那麼人人都會得救。十字架有一個有意圖的、具體的、明確的目的。如果祂的死是為所有人作挽回祭,而最終不是為所有人都得救,那麼基督就沒有完成祂所需要完成的事了。這不算是「完成任命」吧。

在舊約中,利未人的祭祀制度並不是為所有人,而是特別為了以色列人,也就是上帝的選民。就像那個系統一樣,基督為祂揀選的人而死,而不是為所有人而死。耶穌為了那些天父所賜給他的人而走上十字架。 「凡父所賜給我的人,必到我這裏來;到我這裏來的,我總不丟棄他。因為我從天上降下來,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來者的意思行。差我來者的意思就是:他所賜給我的,叫我一個也不失落,在末日卻叫他復活。」(約翰福音 6:37-39) 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得救,只有祂的羊才會得救。「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約翰福音 10:11) 「看門的就給他開門,羊也聽他的聲音。他按着名叫自己的羊。」(約翰福音 10:3) 基督的死是上帝對選民的特別設計。祂的死是為了拯救祂的羊、祂所揀選和屬祂的子民,而不是為全人類提供一個被拯救的機會。基督所完成的救贖不是為普世人類提供的一個可能性,而是對祂的選民而提供的是一個確定性。

「上帝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 3:16)。我們已經知道,並不是每個人都會相信並且得救。「因為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馬太福音 22:14) 聖經一次又一次地駁斥普世救贖論的信念。基督確保了祂的選民的得贖。「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以弗所書 5:25) 聖經清楚地教導了「有限贖罪」這道理。上帝從創立世界以前就揀選了祂的選民(以弗所書 1:4)。那麼對於這個問題──基督為誰而死?祂為選民而死。

自古以來人類所犯的一切罪孽,直到基督再來,都將受到上帝的懲罰。對選民來說,上帝的憤怒落在祂的兒子身上,並且一切罪債得到了償還。對不信的人來說,那憤怒將在地獄裡臨到他們身上。這個教義對我來說是最難理解的,但是當我研究恩典教義的其他四點時,聖靈開啟了我的眼睛,讓我看到上帝的主權。我們可以質疑為什麼上帝會選擇拯救某些人而不是所有人,但我們的思想不是上帝的思想。誰能知道上帝的心意呢? 耶和華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以賽亞書 55:8-9) 上帝是至高無上的,上帝要憐憫誰就憐憫誰(羅馬書 9:18)。為了避免這個教義造成混亂,我選擇相信至高無上的主權統治––上帝統治及衪的話語。

主耶穌的心全在祂的選民身上。祂不為所有人祈禱,祂為天父所賜給祂的人祈禱(約翰福音 17:9)。祂為祂的選民自己先分別為聖(約翰福音 17:19)。祂的選民「被揀選」為「順服基督的人」(彼得前書 1:2)。「有限贖罪」這教義應該帶給祂的選民喜樂。我們真正自由了。我們的罪債已經全部還清。我們不再與上帝隔絕,也不再需要等待祂的憤怒。基督是我們的挽回祭。

凱莉‧史密斯 (Kelly Smith)


日誌反思問題討論:

  1. 耶穌的個人使命是什麼? 「牧羊人與羊」的比喻如何幫助你?
  2. 耶穌受死的目的或意圖是什麼?
  3. 「代贖」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明白這一點很重要?
  4. 耶穌的死到底為「祂的羊」成就了什麼?這四個神學詞彙(贖罪、挽回、和好、救贖)如何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基督所完成的事?


了解更多關於 有限贖罪

關於此計劃

The Doctrines Of Grace

這個為期五天的計劃深入研究有關恩典的教義。 T.U.L.I.P. 是一個神學簡稱的標題以彰顯上帝的主權。高舉上帝的恩典是恩典教義中所表達的真理。

More

我們感謝 Whole Magazine 提供這個計劃。欲了解更多信息,請瀏覽:http://www.thebiblicalcreativ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