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Version 標識
搜索圖示

計畫信息

路得記:神救贖之愛的故事預覽

Ruth: A Story of God’s Redeeming Love

7天中的第2天

路得記第一章,神向我們彰顯祂的信實。


當我們不信時,神是信實的。


當我們絕望時,神是信實的。


當我們忘記祂的應許時,神是信實的。


以利米勒、妻子拿俄米和兩個兒子生活於伯利恆遭遇饑荒的年代。饑荒通常是以色列嚴重悖逆神的後果。在那樣的時期,神允許祂的子民在饑荒中受苦,以促使他們為罪悔改。但以利米勒卻沒有轉向神,反而轉離神並帶著全家遷移摩押地。他們想逃脫神的責罰,而不是悔改。以利米勒此舉就好像在說:「如果神不再供應我和我全家,那麼我只好自己想辦法來尋找出路了。」但神恨惡摩押人膜拜假神基抹,還明確地禁止祂子民與摩押人有任何關聯。而以利米勒卻選擇生存而非順服。為了照顧他的家庭而違反神的誡命並不是正當的理由。然而神並沒有以不信實來回應祂子民的不信(羅馬書 3:3-4)。我們將會看見神依然是信實的,即使以利米勒不信。


寄居於摩押地時,以利米勒和他的兩個兒子都死了,留下拿俄米和兩個媳婦,俄珥巴和路得。你能想像拿俄米的經歷嗎?站在第三個親愛家人的墳墓前,拿俄米陷入了人生的最低潮。她很絕望。失去她的丈夫和兩個兒子,不只是失去家人而已。現在她們成了三個貧窮的寡婦,生活在一個對神的子民充滿敵意的地方,沒有賴以為生的方法。


苦難一般上會使人質疑神。拿俄米看不見神更大的計畫。雖然她並不質疑神的存在,但她卻質疑祂的愛和眷顧。然而,當神的子民面臨看似最黑暗的境況時,往往意味著神的憐憫會有來到的一天。神在我們的苦難中與我們同在。我們必須牢記神將會一直保持信實,即使是在我們感到絕望的時候。


當喜出望外的鄉親婦女迎接拿俄米回歸時,拿俄米要她們改叫她瑪拉。拿俄米覺得她成了神發怒的對象,因為祂使她受了大苦。所以,她就把神給她的名字(拿俄米,意思是喜悅)改成按她的處境和感覺而取的名字(瑪拉,意思是苦)。拿俄米看不見神為她的人生所預備的「喜悅」。她改變了她對真理的認知,而且她也重新界定了她對神的認識。拿俄米不再認為神對她是信實和慈愛的。她甚至漠視了站在她身旁的路得。對拿俄米宣告至死不渝的愛與委身的路得當時可能在想:「我就站在這裡啊!」拿俄米已經忘記神的應許(申命記 31:8)。她忘記神應許過祂會與她同在,而且絕不會離開或丟棄她。神是信實的,即使我們忘記了祂的應許。


整本聖經都在提醒我們神堅定不移的愛。透過拿俄米人生中的不同境遇,神展示了祂對她的愛並未改變。當以利米勒和拿俄米背離神時,祂仍舊是信實的。當拿俄米因失去丈夫和兩個兒子而感到絕望時,神一直是信實的。當她忘記神的應許時,神並沒有忘記。不論我們的境況如何,我們也都可以仰賴神對我們的信實。祂不會離棄祂的兒女。


你曾像拿俄米一樣感到苦毒或絕望嗎?你曾因過於專注於你的痛苦而錯失了在你身邊的祝福嗎?我們都很容易就忘記神給我們的應許,並且活得像孤兒,而不是祂的國的後嗣。你可以做哪些事來提醒自己有關神的信實呢?


1 3

關於此計劃

Ruth: A Story of God’s Redeeming Love

路得記是記載神的救贖之愛的聖經書卷,堪稱史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短篇故事。路得記的故事引人入勝,描述了神如何使用平凡人的生命,來成就祂的至高旨意。這故事也預表了基督對祂子民的愛與犧牲,讓我們見識到神如何為了救贖祂的兒女而不惜大費周章。

我們非常感謝 Armchair Theology Publishing 提供這個靈修計畫。若想得知更多資訊,請瀏覽:https://www.timothymulder.com/

YouVersion 使用 cookie 來個性化你的體驗。透過使用我們的網站,你即接受我們按照我們的 隱私政策所述來使用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