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Version 標識
搜索圖示

計畫信息

告別自我——凱爾・艾德曼靈修小品預覽

The End Of Me By Kyle Idleman

7天中的第3天

從哀慟到歡喜


有人說人生如夢,但果真如此,其間驚醒的次數也未免太多了。我敢擔保,你已經歷過不少次。我的意思是,人生如同在定速設置中前行,當突發事件發生,你便驟然進入一趟崎嶇的旅程。夢醒時分往往就是跟自我告別的時刻。


事實是,苦難以令人訝異的方式為我們的靈魂騰出空間,讓我們認識並體驗神的平安與祂同在的祝福。沒有苦難,我們根本無法瞭解祂的安慰。在哀慟中,我們體驗到與神同在的祝福。


尤金·彼得森(Eugene Peterson)的《信息本聖經》(The Message)如此解讀馬太福音 5:4:「在你感覺到失去最親愛的人時,你是蒙福的。只有在這種時候,你可以被你最親愛的那位擁抱。」


走到自己的盡頭,你便有機會用從未經歷過的方式體驗神的同在。也許你失去了曾擁有過的一些美好事物,但沒有什麼比得上神的擁抱。


通常,人祈求的是外在的改變,神則更關心內在的改變。人為自己的渴望祈禱,卻越來越意識到,神回應的是他們真正的需要。


哀慟也是我們對自己的罪和對這世界的罪的回應。第一種哀慟是由外在的破壞所激發的,這種哀慟其實是發自內在的破壞——在我們身上、在我們所愛的人身上,以及造成周圍世界混亂的罪惡。整本聖經中,為各種罪哀慟都與接受神的祝福有關。以色列全國上下經常一起哀悼;他們全國也一同領受上帝的祝福。


所以,更明確的說。你會落入罪中。每個人都會。而且你仍會拖延很久才感到哀慟。每個人都是這樣。只要明白,當你猶豫不決地哀悼你的罪的時候,你也在延遲神的祝福。沒有先哀慟,就不會有祝福。


如果你今天真誠地面對生命中的罪,花些時間默想、祈禱,並為你周圍世界中的罪哀悼,那會怎樣呢?


在你考慮所有這些之前,先這麼想:這樣做會改變你,而且會大大改變你對自己和對世界的看法。從本質上來說,你選擇要從基督的角度、從內到外全面地看事物,但若沒有變得更像基督,你根本辦不到。


這與「祝你有個愉快的一天」那種我們慣於傳揚的信仰大相徑庭;這點我很清楚。先哀慟的做法雖沒有激起太多盎然的活力,卻與真理完全一致,而且能通往神所提供最深層、最豐盛的喜悅。你將會穿過陰影的山谷,但我可以保證,你不是踽踽獨行。


2 4

關於此計劃

The End Of Me By Kyle Idleman

取自凱爾・艾德曼(Kyle Idleman)著作《我不是耶穌的粉絲》(Not a Fan)的續篇,邀請你告別自我,因為唯有這樣,你才能全然接受耶穌革面革心的做法。

我們很感謝 David C Cook 提供這個讀經計畫。欲知詳情,請前往 www.dccpromo.com/the_end_of_me/

YouVersion 使用 cookie 來個性化你的體驗。透過使用我們的網站,你即接受我們按照我們的 隱私政策所述來使用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