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更美好的常態預覽

Creating a Better Normal

7 天中的第 2 天

感受與信心 

當負面想法和情緒出現時,我們多數會把它們擱置在一旁,繼續如常生活。但是,如果創造更美好的常態,就是要我們正視自己的感受,從而發現當中一些可以學習的地方呢?如果這是要我們停止掩飾自己真實感受的時候,開始把它們原原本本地全部交托給上帝呢? 

耶穌對情緒並不陌生,祂來到世間,也跟我們一樣經歷喜怒哀樂。所以我們向上帝傾訴時,實在無需自我審查或淡化自己的感受。事實上,當我們坦誠面對自己的感受時,往往能增強我們的信心。 

耶穌非常關心那些我們所關心的事情。祂背負我們的重擔,也讓我們知道:將擔憂告訴祂,因為祂關心我們。 

耶穌使拉撒路復活的經過,印證了處理情緒的力量,這是個特別有說服力的故事。耶穌非常關心拉撒路,但卻沒有立即治癒他。當耶穌前往探訪拉撒路哀傷的家人時,馬大和馬利亞分別向耶穌訴說她們的失望、悲傷和痛苦。當馬利亞將自己的感受坦誠相告後,看看事情的發展:

馬利亞來到耶穌那裡,一看見他,就俯伏在他腳前,說:「主啊,如果你早在這裡,我的兄弟就不會死了!」耶穌看見她在哭,和她一同來的猶太人也在哭,就心裡激動, 難過起來。⋯⋯耶穌哭了。 (約翰福音 11:32-33,35;新譯本) 

馬利亞並沒有先振作起來才與耶穌交談。她傷心欲絕,號啕大哭地向耶穌訴說自己真實的想法——即使這些想法頗冒昧直接。耶穌並沒批評她的肺腑之言,更沒有阻止她哭泣、要求她克服困難或要有更大的信心。相反,耶穌親自經歷這份心痛,甚至與馬利亞一起哭。 

接著耶穌讓拉撒路復活了。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明白到,無論處境的結果將會如何,我們都可以相信在等待中,耶穌必與我們同在。 

當我們面對天父時,不要再強裝沒事、忽視內心情緒和試圖自行解決問題。相反,我們要效法馬利亞來到耶穌面前,知道祂應允了我們必與我們同在的感受。

祈禱:上帝,感謝祢應允了無論我的感受如何,或有什麼 需要面對,祢都必與我同在。耶穌,今天我帶著所有的感受來到祢面前,請向我顯明 任何祢希望我學習到的事情,並啟示我如何用正確的方法處理這些感受。奉耶穌的名,阿們。 

挑戰:嘗試寫下這星期你出現過的感受,當中有什麼事情讓你對上帝心懷感恩?有什麼是你正苦苦掙扎,需要祈求上帝的啟示? 

關於此計劃

Creating a Better Normal

當陷入危機和不明朗處境中,很多人都急於復常。有否想過,也許這是我們創造更美好常態的時機?在這為期7日的讀經計劃中,我們將會學習如何放手,開始尋求上帝的引領。

More

我們感謝 Life.Church 提供這個讀經計劃。想了解更多詳情,請瀏覽:https://www.life.chu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