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依西其理書 48
48
1夫此乃其各支之名號、從其北境至希得倫之道、如人徃至夏馬得、以嫩之村。大馬士古向北之界、至夏馬得之界、蓋此乃其東西之邊、為歸但一分也。 2又附但之界、從東邊至西邊、為歸亞實耳一分。 3又附亞實耳界、從東邊至西邊、為歸拿弗大利一分。 4又附拿弗大利之界、從東邊至西邊、為歸馬拿色一分。 5又附馬拿色之界、從東邊至西邊、為歸以法拉現一分。 6又附以法拉現之界、從東邊至西邊、為歸流便一分。 7又附流便之界、從東邊至西邊、為歸如大一分。○ 8又附如大之界、從東邊至西邊、必為爾所奉之獻地、寛二萬五千、且其長照其別各分、從東邊至西邊、又其中必有聖所也。 9爾所奉與神主之獻地、必為長二萬五千、寛一萬。 10此聖獻地必為其司祭者、向北長有二萬五千、又向西寛有一萬、又向東、寛有一萬、又向南、長有二萬五千、且于其中必有神主之聖所也。 11其必為其被聖者之各司祭輩、颯多革之眾子、為固守我賜之職、而不遊流於以色耳眾子遊流時、照其利未輩之遊流也。 12且此所奉之獻地、必與伊等為至聖之物、附利未之界也。 13又距司祭者之界、其利未輩必有長二萬五千、寛一萬。其長全數、必為二萬五千、且寛一萬也。 14又伊不可賣之、並不可換易之、並不捨棄其地之首先、蓋是為聖與神主也。 15又其二萬五千之對面、寛剩的餘五千、必為城用之俗處、為居住、為空地、且其城必在其中也。 16且此必為其量尺、其北邊、四千五百、其南、四千五百、在東邊、四千五百、在西邊、西千五百也。 17又其城外空地、要向北、二百五十、向南、二百五十、向東、二百五十、向西、二百五十。 18又距其獻聖之分、有長餘向東一萬、並向西一萬、是為相距其聖獻之分、且其所生必為糧食、與供役城者也。 19又其供役城者、必出以色耳之各支也。 20其全獻地、必為二萬五千、交互二萬五千、其聖獻之地、必為四方的、兼其城之業也。○ 21又其聖獻地的兩邊之餘係為君用、又其城業之兩邊、距聖獻東境之二萬五千、又向西距其西境之二萬五千、對君之各分、係為其聖獻地、且在其中必有聖所之室也。 22又也、從利未輩之業、在君分之中、于如大境、及便者民境之間、亦必為君用也。○ 23至其餘之各支、從東邊至西邊、便者民有一分。 24又附便者民之界、從東邊至西邊、西面亦必有一分矣。 25又附西面之界、從東邊至西邊、以撒革耳必有一分。 26又附以撒革耳之界、從東邊至西邊、洗布倫有一分。 27又附洗布倫之界、從東邊至西邊、厄得有一分。 28又附厄得之界、于向南之南邊、其界必從大馬耳至于加寔氐之爭水、及至其徃向大海之河也。 29此乃爾所必拈鬮而分之地、與以色耳各支以為嗣業、又此為伊之各分也、是乃神者神主之言矣。○ 30又此為其城向北之出道、四千五百量、 31又其城各門之名號、必照以色耳各支之名。向北三門、一門為流便、一門為如大、一門為利未。 32又于東邊四千五百量、且三門。一門為若色弗、一門為便者民、一門為但。 33又五于南邊四千五百量、且三門。一門為西面、一門為以撒革耳、一門為洗布倫 34又于西邊四千五百量、且三門一門為厄得、一門為亞實耳、一門為拿弗大利。 35其周圍乃一萬八千量、且該城之名從當日、必稱云、神主在彼處也。
依西其理書終
Digital edition of a Chinese Wenli translation (1823) by Robert Morrison (1782-1834) and William Milne (1785-1822). Created by Simon Wong. Digital edition © United Bible Societies,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