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瑪爾谷福音 14
14
定計殺耶穌
1過兩天,是巴斯卦瞻禮,也叫禁酵節,司祭長與經師們,打算怎麼用詭計逮住耶穌殺他。 2到底他們說:「不可在瞻禮日,怕民間作亂。」
以香液沃主
3 耶穌在伯大尼亞癩人西滿家,正坐席的時候,來了一個女人,拿着一玉瓶極貴的真「哪噠」香液。他打破玉瓶,把香液倒在耶穌頭上。 4有幾個人心裏受不得,就說:「為什麼這樣妄費香液呢? 5這香液可以賣三百多銀錢,施捨窮人。」他們就惱怒他。 6耶穌說:「你們由着他罷!為什麼叫他難受?他在我身上,行的一件好事; 7因為你們常有窮人在你們這裏,願意多喒哀矜他們也行了;你們卻不常有我。 8#14:8 (預先行了殮葬我的禮)這句話不但預言自己將死,且預知瑪達肋納在自己死後第三日,與他聖婦數人。携香料往傅聖屍,而自己已經復活,不在墳墓了。他是盡其所能,做了這事,他傅油在我身上,是預先行了殯葬我的禮。 9#14:9 預言聖教將徧傳天下而瑪達肋納所行此事,亦到處傳揚。我實告訴你們:將來在普天下,無論何處,傳這福音,也要述說這女人所作的事,為記念他。」
惡徒賣主
10 加略的猶達斯,是十二門徒中的一個,他去見司祭長,要將耶穌交付他們。 11他們聽見喜歡了,就應許給他銀子。他就尋找方便機會,為交付耶穌。
吃巴斯卦羔羊
12禁酵節瞻禮的第一天,是祭獻巴斯卦(羊羔)的日子,門徒問耶穌說:「你願意我們往那裏去,給你預備吃巴斯卦(羊羔)呢?」 13耶穌就打發兩個門徒,給他們說:「你們往城裏去,必要迎見一個背水壺的人;你們就跟隨他走, 14#14:14 耶穌未指明其家,想是隱瞞猶達斯,不令他知道;怕他知道了,報信於仇黨,不等建定聖體等事完畢,就來捉拏。不但於自己不便,且擾亂那一家恩人,於心何忍。(客舍)因為巴斯卦是猶太人頭等大瞻禮,必須在耶路撒冷京都舉行,故京都各住家,皆預備客舍淨室,陳設齊備,以待四方來趕瞻禮者之用。耶穌所借之客舍,必是一位門徒的。他不拘進那一家,你們就給那一家的主人說:師傅說:我的客舍在那裏,我同我的門徒,好在那裏吃巴斯卦? 15他必指給你們一個大飯廳,已經擺設齊備了;你們就在那裏給我們預備。」 16門徒去了,進了城,所遇着的事,如同耶穌給他們說的一樣,他們就預備了巴斯卦(羔羊)#14:16 先祭殺後炙熟。。
警教惡徒
17到了晚上耶穌就同十二門徒來了。 18他們正坐席,正吃的時候,耶穌說:「我實告訴你們:你們當中有一個和我同吃飯的,要賣我了。」 19他們就憂悶起來,一個一個的問耶穌說:「是我麼?」 20耶穌給他們說:「是#14:20 你們。十二個人當中的一個,同我一齊伸手在盤子裏的。 21人子照(經上)指着他記載的話,固然當去世,但是賣人子的那個人,是有禍的!那個人若沒有生在世上,為他更好。」
建立聖體
22 # 14:22 巴斯卦羔羊,本是耶穌的預像。預表耶穌作贖罪的犧牲,又作養人的神糧。所以吃羔羊以後,就立聖體聖事,時候最為合宜,以明預像的虛影。今已成為實事。上年,耶穌在這瞻禮日,曾明明許下,要用自己的體血,作人的飲食,說得極其清楚,極其墾切;所以如今耶穌定聖體聖事,以餅酒變成自己的體血,命門徒領受,門徒即聲入心通,也不疑惑,也不驚訝。 他們正吃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福了,捭開,送給門徒,說:「你們拿這個吃,這就是我的身體。」 23又拿起#14:23 葡萄酒的。爵來,感謝了,送給門徒,門徒都嗑了。 24耶穌給他們說:「這是我的血,新約之血,要為多人流出來的。 25我實告訴你們:從今以後,我不嗑這葡萄汁了,直到那一日,在天主的國裏,我#14:25 同你們。再嗑新的。」
26他們唱了聖詠,就出來,往橄欖山去。 27耶穌給門徒說:「今夜你們都要疑怪我#14:27 見我受難信心搖動。,因為(經上)寫着說:我要打放羊的,羊就要四散。 28但我復活以後,要在你們以先,到加利肋亞去。」 29伯多祿向耶穌說:「雖然眾人都疑怪你,我卻不然。」 30耶穌給他說:「我實告訴你:就在今日夜間,雞叫二遍以前,你要三次不認我。」 31伯多祿反倒越逞剛強說:「我就是該同你一齊致命,也不能不認你。」眾門徒也都這樣說。
32到了一個莊子,名叫日塞瑪尼。耶穌給門徒說:「你們坐在這裏,等我#14:32 到那邊。祈禱。」 33就叫着伯多祿,雅各伯,若望,和他同去。他就起頭又驚懼,又憂悶。 34向他們說:「我心裏憂苦的至於要死,你們在這裏等着,不要睡覺。」
山園祈禱
35 耶穌往前走了不遠,就俯伏在地,祈求#14:35 聖父。如若可行,叫他脫免了這個#14:35 苦難。時候。 36他說:「阿巴,父啊!你是無所不能的,求你免去我這一爵罷!但不要隨我的意思,只要隨你的意思。」 37耶穌來#14:37 看三門徒。見他們睡着了,就給伯多祿說:「西滿你睡覺麼?不能醒着一個時辰麼? 38你們當醒着祈禱,免得陷于誘感。志氣可是剛強,肉身卻是軟弱的。」 39耶穌又去祈禱,說的是一樣的話。 40又回來(看門徒)見他們還是睡覺;因為他們眼都睜不開了,也不知說什麼,回答耶穌了。 41耶穌第三次#14:41 祈禱。回來,給他們說:「你們如今睡覺罷!安歇罷!夠了,到了時候,你看人子,這就被交付于罪人手。 42起來,我們去罷!你看!那要交付我的人,快到了。」
惡徒率眾來捉
43 耶穌話還沒有說完,加略的猶達斯,十二門徒中的一個,就來到了,又有一大幫人,拿着刀劍棍棒,從司祭長、經師、長老那裏,同他一齊來的。 44賣耶穌的人先給了他們一個暗號,說:「我同誰行口親的禮,誰就是,你們將他拏住,小心帶去。」 45#14:45 猶達斯負賣耶穌,還用口親的禮,假裝着愛敬耶穌,自充好人,真是可惡至極。人冒領聖體,也是這樣。心中有大罪,竟敢領聖體,實是把耶穌交于魔鬼。猶達斯既到了,就上前給耶穌說:「師傅!請安!」就口親了他。 46他們就下手拏住耶穌, 47有一個旁邊站立的人,拔出劍來,砍了大司祭的僕人,把他的耳朵,削下來一個。 48耶穌向他們說:「你們拿着刀劍棍棒來拏我,如同拏強盜一般。 49我天天在你們當中,在聖殿裏教訓人,你們也沒有拏我;這無非是為應驗經上的話。」 50那時門徒們,就離開耶穌,都逃跑了。 51#14:51 (少年人),不知是誰,想是看守園子的人,方在睡夢中,聞人聲喧譁驚醒,起來觀看;或說:就是瑪爾谷。因係自己親歷之事,故言之清切,亦未指名。有一個少年人,身上光披着被單子,跟隨耶穌,他們抓住他。 52他就扔下被單子,從他們手裏,赤身脫逃了。
解送大司祭
53他們將耶穌送到大司祭那裏,眾司祭長及經師,並長老們,也都在那裏聚齊了。 54伯多祿遠遠的跟着耶穌,直進到大司祭的宅院,同僕役們向火坐着烤火。
55司祭長及闔公會的人,尋找告耶穌的一個證據,為定他死罪,到底找不着。 56#14:56 按古教例,凡定人罪,必須有兩三人作見證。而其所言,又皆符合,方能定罪。因為有許多人,說了虛妄的證據,控告耶穌,但是那些證據,各不相合。 57後來有幾個人,立起來,說了這個假證據,告他說: 58「我們聽見他說過:我拆毀這座人手建造的殿,不出三天,又重修一座,不由人手建造的。」 59但在這一節,他們的證據。也不相合。 60大司祭就起來,立在當中,問耶穌說:「這些人告你的事,你沒有什麼話回答麼?」 61耶穌卻默然不語,什麼也不答應。大司祭就又問他說:「你是可讚頌的天主的兒子基督不是?」 62#14:62 耶穌雖明明知道,若說明自己是天主聖子,惡黨必斷他死罪,還是一直承認,毫不隱諱。這是耶穌捨了自己性命,情願受極兇極重的死刑,為證他是天主。耶穌若不真是天主,豈肯如此?耶穌說:「我是。將來你們要看見人子,坐在全能天主的右邊,乘着天上雲彩降來。」 63大司祭就撕破自己的衣裳,說:「我們何必還要見證人呢? 64他這褻瀆的話,你們已經聽見了。你們看着當怎麼樣罷!」他們就都判斷他當受死刑。 65有幾個人,就起頭唾污他,又蒙起他的臉來,用拳頭打他,給他說:「你說先知話罷!猜打你的是誰?」僕役們也打他把掌。
伯多祿三次背主
66 # 14:66 伯多祿本極愛耶穌,先前說的話:誰背你,我也不背你,就是同你一齊致命,也不背你,都是從心裏說的實話,並不是口是心非的虛言;但他過於恃仗自己的力量,不躲避犯罪的機會,所以陷于誘惑。看看宗徒之長,伯多祿的表樣,誰不該害怕,熱心祈禱,並用心躲避犯罪危險呢?伯多祿犯罪後,遂即回頭,痛哭自己的罪,一心盼望耶穌寛赦。耶穌因此不但赦了他的罪,還更愛他;復活後,先顯現於他。 伯多祿在下院的時候,來了一個大司祭的使女。 67他見伯多祿烤火,就看着他,說:「你同納匝肋的耶穌,也是一黨。」 68伯多祿不承認,說:「我不知道,我不懂得,你是說的什麼。」遂出去,到了門口,雞就叫了(頭遍)。 69又一個使女,一看見他,就給旁邊站着的人說:「這也是他們那一黨的。」 70伯多祿,又沒有承認。過了不多時,那裏站着的人,又給伯多祿說:「你真是他們那一黨;因為你是加利肋亞人。」 71伯多祿就咒罵起來,發開了誓,說:「你們說的這個人,我並不認得他。」 72隨後雞又叫了一遍。伯多祿就想起耶穌給他說的話來:雞叫二遍以前,你要三次不認我。他就哭起來了。
දැනට තෝරාගෙන ඇත:
聖瑪爾谷福音 14: 蕭靜山注釋本
සළකුණු කරන්න
බෙදාගන්න
පිටපත් කරන්න

ඔබගේ සියලු උපාංග හරහා ඔබගේ සළකුණු කල පද වෙත ප්රවේශ වීමට අවශ්යද? ලියාපදිංචි වී නව ගිණුමක් සාදන්න හෝ ඔබගේ ගිණුමට ඔබගේ ගිණුමට පිවිසෙන්න
Digital edition of a Chinese New Testament with study notes (1922) by Joseph Hsiao (1855-1924). Created by Simon Wong. Digital edition © United Bible Societies,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