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日日行ਨਮੂਨਾ

与神相遇
1949年,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复兴运动在赫布里底Hebrides点燃。这次复兴运动的核心领袖,邓肯·康贝尔Duncan Campbell牧师描述了这场运动是如何开始的。
七个男人和两个女人决定为复兴迫切祷告。有一天晚上,一群基督徒在一个粮仓里举行祷告会。一位男青年拿起圣经,从《诗篇》第24篇(就是我们今天要看的诗篇)读起:“谁能登耶和华的山?谁能站在他的圣所?就是手洁心清,……的人”。(3节至4节第一段)
他合上圣经说道:“若没有和神的正确关系,而只是像现在这样祷告,像现在这样等待,那我们不过是一帮多愁善感的骗子罢了!”然后,他祈求神向他启示自己的手是否清洁、自己的心是否纯净。
那个晚上,神以一种大能的方式与他们相遇。就在他们等待神时,“神那大而可畏的降临席卷了整个粮仓”。这群基督徒从此明白,复兴总是与圣洁息息相关。一种力量从这个粮仓里被释放了出来,很快波及到整个教区。
“神的大能降临在这三个人身上,他们甚至无法站立,只能躺在草垛上,彻底降服在神面前。原本普普通通的人,如今被神赋予能力,变成了卓越的领袖。他们知道,神亲临这里,从此以后,无论是他们自己还是他们的教区,都不可能再与从前一样。”
四英里之外,两位姐妹——一位八十二岁、一位八十四岁 —— 看到了神的异象。她们看见教会里人头攒动,有大批年轻人和社区群众都涌向教会。她们“有了一个荣耀的确据:神将在复兴的大能中降临”。
邓肯·康贝尔受邀到赫布里底讲道。当他到达教堂时,里面已经塞满了人,还有好几百人等候在外面。没人能说清他们来自哪里。在讲道不到十分钟时,人们开始大声呼求神。他们在神的全然圣洁中与神相遇!
神来拜访这座小岛的感觉是如此强烈。有位刚刚到达这里的商人说:“就在我登岛的一瞬间,我就感到神在这里。”神正在拜访他的子民!
你怎样才能与神相遇呢?
诗篇 24
奇妙的特权
本诗篇一开始,大卫就提醒我们神是一位全能的造物主:“地和其中所充满的,世界和住在其间的,都属耶和华”。(1节)他又在结尾处提醒道:神是一位荣耀的君王!大卫五次说神是“荣耀的王”(7节第二段,8节第一段,9节第二段,10节第一段,10节第二段)。他是“万军之耶和华,他是荣耀的王”!(10节第二段)
鉴于神如此大而可畏,大卫反问:“谁能登耶和华的山?谁能站在他的圣所?”答案是,只有那些完全纯净之人,“就是手洁心清,不向虚妄,起誓不怀诡诈的人”。(4节)
我们明白,没有一个人能完全做到这一点。只有通过耶稣,罪人才能成为圣洁,并能满怀信心亲近神:“因为他一次献祭,便叫那得以成圣的人永远完全”。(希伯来书10:14)
主啊,我渴望与你相遇。请向我显明我的手是否洁净,我的心是否纯净。感谢你,让我通过耶稣的宝血可以成为圣洁。请赦免我,洁净我,并再次用你的圣灵来充满我。
马可福音 5:21-6:6
跨出信心的一步
你是否正为某个悬而未决、看似不可能好转的问题苦苦挣扎(5:26)?是否曾“被惊慌抓住”、“被恐惧击中”(马太福音5:36)?如果是这样,那你将在耶稣的教导中找到答案。
从《新约》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人们是通过耶稣与神相遇的。圣约翰在《约翰一书》中谈到了“这生命之道”(约翰一书1:1),就是我们起初曾“听见”(马可福音5:27)、曾“看见”(5:22)、曾“亲手触摸过”的(5:27,30-31)。
凡是与耶稣接触过的人似乎都有一种进入与圣洁之神同在的感觉。崖鲁“来见耶稣,就俯伏在他脚前”(5:22)。那个患血漏的女人“来俯伏在耶稣跟前”(5:33)。
这女人患可怕的慢性病长达十二年,这种病在那个时代是无法被治愈的(5:26)。“她听见耶稣的事”(27节),顿时充满了信心。她“摸耶稣的衣裳”,因为她心想,“我只摸他的衣裳,就必痊愈”。(27-28节)“于是她血漏的源头立刻干了,她便觉得身上的灾病好了”。(29节)
与耶稣相遇会给生命带来深刻影响。耶稣对那个女人说:“女儿,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地回去吧!你的灾病痊愈了”。(5:34)十二年的痛苦被今天的平安和自由取代。无论你正为何事挣扎,无论你已挣扎了多久,请像这个女人一样,来到耶稣面前,寻求主的帮助吧!
因为与耶稣相遇,崖鲁女儿的生命发生了巨变 —— 她竟然从死里活了过来!当耶稣到达时,根本没人相信他,人们乱嚷、哭号。他们说,别“劳烦”先生了(35节)。但耶稣对崖鲁说:“不要怕,只要信!”(36节)
耶稣说:“(这)孩子不是死了,是睡着了。”(39节)既然耶稣能够让小女孩从死里复活,那她的终局将不再是死亡,她只不过是睡了而已。像耶稣一样,使徒保罗也用“睡了”一词来形容死去的基督徒。醒来后,你第一眼见到的便是早晨。同理,若我们在基督里睡了,醒来后第一眼见到的就是耶稣。
(除了女孩的父母之外),耶稣还带了三个他非常信得过的门徒。看来,耶稣希望当他为女孩祷告时,这里充满信心的气氛。
耶稣一点也不“超级属灵”,他是个讲究实际的人。他立即吩咐“给她东西吃”(43节)。同样,这次与耶稣相遇的经历依然始于恐惧,终于信心。
当人们看见耶稣的作为之后,“就大大地惊奇”(42节第二段),“甚希奇”(6章2节第二段)。跟今天一样,那时人们对耶稣的反应也各式各样。有些人“嗤笑耶稣”(40节),有些人对他说不恭敬的话(6:3)。在耶稣的家乡,他是个“不被人尊敬的”“先知”(6:4)。甚至连亲戚们都还没有认出他是谁。有时,反倒是我们最熟悉的人最不能理解、信任我们。
就像当今,有些人认识了耶稣,而有些人则错失良机。关键区别就是你是否有“信”。耶稣对那个患血漏的女人说:“你的信救了你”(5:34);他对崖鲁说:“不要怕,只要信”!(36节第二段)而在自己的家乡,他则“诧异他们不信”(6:6)。
通过在十字架上的牺牲,耶稣满足了罪人来到神面前所需的全部条件。如今,我们正是凭着信心与耶稣相遇,进而通过耶稣与父神相遇。
主啊,祈求你帮助我脱离愤世嫉俗和怀疑论。感谢你,正是凭着信心我才能与你相遇。主啊,请加增我的信心!当我“惊恐万分”时,请帮助我,让我继续“相信你”。
出埃及 27-28
通过耶稣
若不了解旧约背景,我们便无法完全明白与神相遇是多么大的特权。让我们来看看有关“会幕”(即神会见摩西以及大祭司的地方30:36;28:30)的一个事实(27:21)。这就是:进入“与神的同在”是件令人畏惧的事(28章30节第一段)。亚伦“进(入)圣所到耶和华面前”(28:35)。
《希伯来书》的作者阐明这一切是如何指向耶稣的。会幕只是“天上事的形状和影像”(希伯来书8章5节第一段)。即便如此,大祭司也只能进入圣所,而非至圣所。“圣灵用此来指明,头一层帐幕仍在的时候,进入至圣所的路还未显明”。(希伯来书9:8)会幕只是为了预表耶稣而设的例子(9节第一段)。
正如《希伯来书》作者所表明的,《出埃及记》的这段经文构成了耶稣为我们牺牲的背景。通过耶稣“一次献上就永远成全”的宝血,我们就能与圣洁的神相遇。
主啊,感谢你让我通过耶稣的宝血得以进入至圣所,进入你的同在。感谢你让我能够与你相遇。感谢你让我藉着耶稣“被一个圣灵所感,得以进到父神面前”(以弗所书2:18)。感恩我能遇到你。
Pippa Adds
马可福音5:21-34
耶稣甚至关心某些更令人尴尬的问题。
今日金句:
不要怕,只要信。(马可福音5:36)
References
Duncan Campbell, The Price and Power of Revival, (Faith Mission, 2000).
Unless otherwise stated, Scripture quotations taken from the Holy Bible,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Anglicised, Copyright © 1979, 1984, 2011 Biblica, formerly International Bible Society. Used by permission of Hodder & Stoughton Publishers, an Hachette UK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NIV’ is a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Biblica. UK trademark number 1448790.
Scripture quotations marked (AMP) taken from the Amplified® Bible, Copyright © 1954, 1958, 1962, 1964, 1965, 1987 by The Lockman Foundation. Used by permission. (www.Lockman.org)
ਪਵਿੱਤਰ ਸ਼ਾਸਤਰ
About this Plan

本灵修小品的作者是甘力克和佩泊夫妇。它包含旧约、新约和诗篇(或箴言)三部分。本灵修集的目的是:帮助读者在一年内读完整本圣经。通过力克和佩泊的讲解,读者将更深刻认识神的话,晓得如何把真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与耶稣建立更深刻的连接。
More
Related Plans

Taking Ground

The Intentional Husband: 7 Days to Transform Your Marriage From the Inside Out

2 Samuel | Chapter Summaries + Study Questions

Uncharted: Ruach, Spirit of God

Bible Revival: 30 Days to Renew Your Mind and Reignite Your Faith

The Meaning and the Method of True Rest

How to Read Weird Bible Stories

God Loves the Children of the World

Grieving With Purpose: A Journey Through Lo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