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瑪爾谷福音 9
9
耶穌顯聖容
1 # 9:1 聖瑪爾谷說:過了六天。聖路加九章說:過了八天。大約聖瑪爾谷是算的整天,聖路加連首尾不滿之日,也算上了。如言:約八日也。(高山)相傳是大博爾山,在納匝肋東南二十里,有一百八十丈高。 過了六天,耶穌帶着伯多祿、雅各伯、若望,領他們離開眾人,各自上一座高山,在他們面前,變了容貌。 2他的衣裳發光,甚是潔白,如同雪一樣,世上漂布的,沒有能漂那麼白的。 3#9:3 梅瑟是奉天主命,頒古教法律的,卒于耶穌前,一千五百八十五年。厄利亞是古先知中,最著名的,耶穌前約八百八十年,被天主提携上升。二聖代表古教,認耶穌為救世者。厄利亞同梅瑟也顯現在他們面前,同耶穌談論。 4伯多祿向耶穌說:「師傅!我們在這裏才好。我們搭三個帳幕:一個為你,一個為梅瑟一個為厄利亞。」 5#9:5 當時伯多祿不過偶然一見耶穌本有的光榮,就喜樂至極,至於不知所云。將來我們升了天堂,得見耶穌光榮的聖身,顯露天主性無窮的美好,常常對越,永不相離,更是如何快樂呢!這是因為他不知說什麼了;因為他們恐懼的狠。 6忽有一團雲彩,遮起他們來,又有從雲彩裏出來的一個聲音,說:「這是我極愛之子,你們應當聽他。」 7他們就四周一看,不再見什麼人,止有耶穌同他們在那裏。 8下山的時候,耶穌囑咐他們,不到人子從死人中復活起來,不可把所見的事,告訴人。 9#9:9 宗徒不懂耶穌死而復活的話,是因為他們只想基督不當受苦受死,與他猶太人,同一成見。他們就把這話,存在心裏,彼此議論,從死人中復活,是什麼意思。 10又問耶穌說:「為什麼法利塞人及經師們說:厄利亞必當先來呢?」 11耶穌給他們說:「多喒厄利亞先來了,必要重整一切;如同(經上)指着人子記載的,他要受許多苦難,被人輕慢。 12到底我告訴你們:厄利亞已經來了,他們任意待了他,正如經上指着他,所記載的話。」
下山驅魔
13 耶穌回到門徒那裏,看見有許多人,圍着他們,又有經師同他們辨論。 14#9:14 (眾人看見耶穌,都驚訝)想是因為耶穌來時,還帶着一點山上顯聖容的光榮。如古昔梅瑟下西奈山時,面容發光,令人望而起敬起畏。眾人一看見耶穌,都驚訝得狠,就跑去問候他。 15耶穌問眾人說:「你們彼此辯論什麼?」 16眾人當中,有一個人答說:「師傅!我的兒子被啞吧魔鬼附着,我給你領了他來。 17這魔鬼不拘在那裏,一附他,就把他推倒,他就口吐白沫,咬牙切齒,形容枯槁;我求你的門徒驅魔,他們不能。」 18#9:18 (沒有信德的一代人)當時猶太經師等,雖見耶穌顯的許多聖跡,仍不信他是天主所遣之默西亞。故耶穌傷歎如此,非必責門徒之少信也。耶穌答說:「噯!沒有信德的一代人!我在你們這裏,到多喒呢?我忍耐你們,到幾時呢?給我領那孩子來罷!」 19他們就領了他來。他一見耶穌,魔鬼又重重的擾亂他;把他摔倒地下,他就打滾,吐沫。 20耶穌問他父親:「從多喒,他有這病?」他答說:「從小的時候。 21魔鬼屢次推他在火裏、水裏,為殺害他;你若能做什麼,就求你可憐我們,幫助我們。」 22耶穌給他說:「你若能信,信的人,就無所不能。」 23#9:23 其人自認信心不足,求耶穌幫助,耶穌即允其求。可見,人能在天主臺前,認自己軟弱無能,一心依靠天主,天主未有不助之者。孩子的父親流淚喊着說:「主啊!我信。求你幫助我信德之不足!」 24#9:24 (我命你)宗徒及後世聖人,行聖跡,必賴耶穌聖名,獨耶穌以自己全能,無所藉賴。因為魔鬼使人聾啞,故稱他為聾啞魔鬼。耶穌看見眾人都跑上來,就嚇叱那邪魔說:「聾啞的魔鬼,我命你出離此人,再不要進去。」 25魔鬼就大喊一聲,又用力把他掙扎了一回,遂出去了。孩子好像死了一樣,至於有許多人說:「他是死了。」 26到底耶穌拿他的手,往上一拉他,他就起來了。 27耶穌進了屋,門徒私下問他說:「為什麼我們不能驅這魔鬼呢?」 28#9:28 守齋,使肉身順服靈魂正命。祈禱使人結合天主。有此二者,退魔勝誘,不難矣。耶穌給他們說:「這一類的魔鬼,非藉着祈禱,大齋,不能驅逐。」
二次預言受難復活
29他們又從那裏起身,經過加利肋亞,耶穌不願意一個人知道。 30他就教訓門徒,給他們說:「人子將要被交於人手,人把他殺害,殺害以後,第三日,他要復活。」 31#9:31 (門徒不懂)不是耶穌說的話難懂,是因為耶穌預言受難之事,門徒聽見害怕,故不願懂。只想天主聖子,不當服刑受殺。人情大概如此,於自己所期望的事,容易信為真實;而於所懼怕的事,則不易信。到底門徒不懂得這話,可也不敢問耶穌。
勸人謙遜
32他們到了葛法翕。既進了家,耶穌就問門徒說:「你們在道上,講論什麼了?」 33他們不言語,因為他們在道上,彼此爭論,他們當中誰為大。 34耶穌就坐下,叫十二門徒來,給他們說:「誰願意是第一,必要在眾人以下,為眾人的僕役。」 35然後接過一個小孩子來,把他放在門徒當中,又抱起他來,給他們說: 36「無論誰,為我的名字,收留一個像這樣的孩子,就是收留我;誰收留我,不是收留我,乃是收留打發我來的#9:36 聖父。。」
37 若望給耶穌說:「師傅!我們看見一個不隨從我們的人,他因着你的名字驅魔,我們禁止了他。」 38耶穌說:「不要禁止他;因為沒有人因着我的名字,行聖跡,就能立刻毀謗我。 39#9:39 (不反對,就是贊成)此句與聖瑪竇十章,不偕同我的,就是反對我,看似相反,並不相反。因此處,是指的傳教:凡不反對傳教,容教士自由,就算贊成;彼處是指的各人的靈魂:凡不信耶穌,或有大罪,失了天主寵愛的,就是天主的仇敵。誰不反對你們,就是幫助你們#9:39 或作我們。。 40無論誰,為我的名字,就是因為你們是基督的人,給你們一杯水嗑,我實告訴你們:將來必有他的賞報。 41無論誰,若叫信我的這小孩子中的一個,陷於罪惡#9:41 原文跌倒。,還不如把一個磨盤石,繫在他脖頸上,投在海裏,為他更好。」
42「若是你一隻手,叫你犯罪,你截下他來;少一隻手,得入常生,比有兩隻手,去下地獄,陷于不滅的火,更好。 43在那裏他們的蟲子不死,火也不滅。 44若是你一隻腳,叫你犯罪,你剁下他來;少一隻腳,得入常生,比有兩隻腳,被投于永火的地獄,更好。 45在那裏他們的蟲子不死,火也不滅。 46若是你一隻眼,叫你犯罪,你剜出他來;少一個眼,得入天主的國,比有兩個眼,被投于烈火的地獄,更好。 47在那裏他們的蟲子不死,火也不滅。 48#9:48 (火醃)言地獄之火,刑罰惡人,卻又保存惡人不死。猶如鹽醃之物,受鹽漬浸,而不腐壞。古教時,獻天主之物,必用鹽調和,以表天主與以色列民所結之約,永久不變。然此節亦可作寓義講。用火醃起來,即人常想地獄之火,戒慎恐懼,不敢犯罪,是保存靈魂不腐壞也。一總的人,都要用火醃起來,就如各樣祭品,必用鹽醃起來。 49鹽本是好的;到底鹽若不鹹了,可用什麼叫他再鹹呢?你們內裏該有鹽,又該彼此和睦相安。」#9:49 編註:8:39-9:49相當於一般現代譯本的9:1-50。
දැනට තෝරාගෙන ඇත:
聖瑪爾谷福音 9: 蕭靜山注釋本
සළකුණු කරන්න
බෙදාගන්න
පිටපත් කරන්න

ඔබගේ සියලු උපාංග හරහා ඔබගේ සළකුණු කල පද වෙත ප්රවේශ වීමට අවශ්යද? ලියාපදිංචි වී නව ගිණුමක් සාදන්න හෝ ඔබගේ ගිණුමට ඔබගේ ගිණුමට පිවිසෙන්න
Digital edition of a Chinese New Testament with study notes (1922) by Joseph Hsiao (1855-1924). Created by Simon Wong. Digital edition © United Bible Societies, 2018.
聖瑪爾谷福音 9
9
耶穌顯聖容
1 # 9:1 聖瑪爾谷說:過了六天。聖路加九章說:過了八天。大約聖瑪爾谷是算的整天,聖路加連首尾不滿之日,也算上了。如言:約八日也。(高山)相傳是大博爾山,在納匝肋東南二十里,有一百八十丈高。 過了六天,耶穌帶着伯多祿、雅各伯、若望,領他們離開眾人,各自上一座高山,在他們面前,變了容貌。 2他的衣裳發光,甚是潔白,如同雪一樣,世上漂布的,沒有能漂那麼白的。 3#9:3 梅瑟是奉天主命,頒古教法律的,卒于耶穌前,一千五百八十五年。厄利亞是古先知中,最著名的,耶穌前約八百八十年,被天主提携上升。二聖代表古教,認耶穌為救世者。厄利亞同梅瑟也顯現在他們面前,同耶穌談論。 4伯多祿向耶穌說:「師傅!我們在這裏才好。我們搭三個帳幕:一個為你,一個為梅瑟一個為厄利亞。」 5#9:5 當時伯多祿不過偶然一見耶穌本有的光榮,就喜樂至極,至於不知所云。將來我們升了天堂,得見耶穌光榮的聖身,顯露天主性無窮的美好,常常對越,永不相離,更是如何快樂呢!這是因為他不知說什麼了;因為他們恐懼的狠。 6忽有一團雲彩,遮起他們來,又有從雲彩裏出來的一個聲音,說:「這是我極愛之子,你們應當聽他。」 7他們就四周一看,不再見什麼人,止有耶穌同他們在那裏。 8下山的時候,耶穌囑咐他們,不到人子從死人中復活起來,不可把所見的事,告訴人。 9#9:9 宗徒不懂耶穌死而復活的話,是因為他們只想基督不當受苦受死,與他猶太人,同一成見。他們就把這話,存在心裏,彼此議論,從死人中復活,是什麼意思。 10又問耶穌說:「為什麼法利塞人及經師們說:厄利亞必當先來呢?」 11耶穌給他們說:「多喒厄利亞先來了,必要重整一切;如同(經上)指着人子記載的,他要受許多苦難,被人輕慢。 12到底我告訴你們:厄利亞已經來了,他們任意待了他,正如經上指着他,所記載的話。」
下山驅魔
13 耶穌回到門徒那裏,看見有許多人,圍着他們,又有經師同他們辨論。 14#9:14 (眾人看見耶穌,都驚訝)想是因為耶穌來時,還帶着一點山上顯聖容的光榮。如古昔梅瑟下西奈山時,面容發光,令人望而起敬起畏。眾人一看見耶穌,都驚訝得狠,就跑去問候他。 15耶穌問眾人說:「你們彼此辯論什麼?」 16眾人當中,有一個人答說:「師傅!我的兒子被啞吧魔鬼附着,我給你領了他來。 17這魔鬼不拘在那裏,一附他,就把他推倒,他就口吐白沫,咬牙切齒,形容枯槁;我求你的門徒驅魔,他們不能。」 18#9:18 (沒有信德的一代人)當時猶太經師等,雖見耶穌顯的許多聖跡,仍不信他是天主所遣之默西亞。故耶穌傷歎如此,非必責門徒之少信也。耶穌答說:「噯!沒有信德的一代人!我在你們這裏,到多喒呢?我忍耐你們,到幾時呢?給我領那孩子來罷!」 19他們就領了他來。他一見耶穌,魔鬼又重重的擾亂他;把他摔倒地下,他就打滾,吐沫。 20耶穌問他父親:「從多喒,他有這病?」他答說:「從小的時候。 21魔鬼屢次推他在火裏、水裏,為殺害他;你若能做什麼,就求你可憐我們,幫助我們。」 22耶穌給他說:「你若能信,信的人,就無所不能。」 23#9:23 其人自認信心不足,求耶穌幫助,耶穌即允其求。可見,人能在天主臺前,認自己軟弱無能,一心依靠天主,天主未有不助之者。孩子的父親流淚喊着說:「主啊!我信。求你幫助我信德之不足!」 24#9:24 (我命你)宗徒及後世聖人,行聖跡,必賴耶穌聖名,獨耶穌以自己全能,無所藉賴。因為魔鬼使人聾啞,故稱他為聾啞魔鬼。耶穌看見眾人都跑上來,就嚇叱那邪魔說:「聾啞的魔鬼,我命你出離此人,再不要進去。」 25魔鬼就大喊一聲,又用力把他掙扎了一回,遂出去了。孩子好像死了一樣,至於有許多人說:「他是死了。」 26到底耶穌拿他的手,往上一拉他,他就起來了。 27耶穌進了屋,門徒私下問他說:「為什麼我們不能驅這魔鬼呢?」 28#9:28 守齋,使肉身順服靈魂正命。祈禱使人結合天主。有此二者,退魔勝誘,不難矣。耶穌給他們說:「這一類的魔鬼,非藉着祈禱,大齋,不能驅逐。」
二次預言受難復活
29他們又從那裏起身,經過加利肋亞,耶穌不願意一個人知道。 30他就教訓門徒,給他們說:「人子將要被交於人手,人把他殺害,殺害以後,第三日,他要復活。」 31#9:31 (門徒不懂)不是耶穌說的話難懂,是因為耶穌預言受難之事,門徒聽見害怕,故不願懂。只想天主聖子,不當服刑受殺。人情大概如此,於自己所期望的事,容易信為真實;而於所懼怕的事,則不易信。到底門徒不懂得這話,可也不敢問耶穌。
勸人謙遜
32他們到了葛法翕。既進了家,耶穌就問門徒說:「你們在道上,講論什麼了?」 33他們不言語,因為他們在道上,彼此爭論,他們當中誰為大。 34耶穌就坐下,叫十二門徒來,給他們說:「誰願意是第一,必要在眾人以下,為眾人的僕役。」 35然後接過一個小孩子來,把他放在門徒當中,又抱起他來,給他們說: 36「無論誰,為我的名字,收留一個像這樣的孩子,就是收留我;誰收留我,不是收留我,乃是收留打發我來的#9:36 聖父。。」
37 若望給耶穌說:「師傅!我們看見一個不隨從我們的人,他因着你的名字驅魔,我們禁止了他。」 38耶穌說:「不要禁止他;因為沒有人因着我的名字,行聖跡,就能立刻毀謗我。 39#9:39 (不反對,就是贊成)此句與聖瑪竇十章,不偕同我的,就是反對我,看似相反,並不相反。因此處,是指的傳教:凡不反對傳教,容教士自由,就算贊成;彼處是指的各人的靈魂:凡不信耶穌,或有大罪,失了天主寵愛的,就是天主的仇敵。誰不反對你們,就是幫助你們#9:39 或作我們。。 40無論誰,為我的名字,就是因為你們是基督的人,給你們一杯水嗑,我實告訴你們:將來必有他的賞報。 41無論誰,若叫信我的這小孩子中的一個,陷於罪惡#9:41 原文跌倒。,還不如把一個磨盤石,繫在他脖頸上,投在海裏,為他更好。」
42「若是你一隻手,叫你犯罪,你截下他來;少一隻手,得入常生,比有兩隻手,去下地獄,陷于不滅的火,更好。 43在那裏他們的蟲子不死,火也不滅。 44若是你一隻腳,叫你犯罪,你剁下他來;少一隻腳,得入常生,比有兩隻腳,被投于永火的地獄,更好。 45在那裏他們的蟲子不死,火也不滅。 46若是你一隻眼,叫你犯罪,你剜出他來;少一個眼,得入天主的國,比有兩個眼,被投于烈火的地獄,更好。 47在那裏他們的蟲子不死,火也不滅。 48#9:48 (火醃)言地獄之火,刑罰惡人,卻又保存惡人不死。猶如鹽醃之物,受鹽漬浸,而不腐壞。古教時,獻天主之物,必用鹽調和,以表天主與以色列民所結之約,永久不變。然此節亦可作寓義講。用火醃起來,即人常想地獄之火,戒慎恐懼,不敢犯罪,是保存靈魂不腐壞也。一總的人,都要用火醃起來,就如各樣祭品,必用鹽醃起來。 49鹽本是好的;到底鹽若不鹹了,可用什麼叫他再鹹呢?你們內裏該有鹽,又該彼此和睦相安。」#9:49 編註:8:39-9:49相當於一般現代譯本的9:1-50。
දැනට තෝරාගෙන ඇත:
:
සළකුණු කරන්න
බෙදාගන්න
පිටපත් කරන්න

ඔබගේ සියලු උපාංග හරහා ඔබගේ සළකුණු කල පද වෙත ප්රවේශ වීමට අවශ්යද? ලියාපදිංචි වී නව ගිණුමක් සාදන්න හෝ ඔබගේ ගිණුමට ඔබගේ ගිණුමට පිවිසෙන්න
Digital edition of a Chinese New Testament with study notes (1922) by Joseph Hsiao (1855-1924). Created by Simon Wong. Digital edition © United Bible Societies,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