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瑪爾谷福音 4
4
播種喻
1又一次,耶穌在海邊教訓人;聚來了許多的人,到他那裏,他不得已,上船坐下,他在海裏,眾人都在海邊岸上。 2#4:2-20 觀撒種的比喻,可知傳教講道的功效,不全繫乎傳教講道之人,亦繫乎聽受之人。其人共分四等,各不相同。道邊,指心硬的人。道邊撒種,無土覆蓋,旋被雀鳥食去。心硬之人,亦是如此。雖聽道理,不加深思,一去即忘。說撒殫搶去亦是因人心硬之故,蓋道理未入心,魔鬼投以別樣雜念,頓時即忘也。石頭地,指無恆之人。因為這地,土少石多,生發容易,枯稿也容易。無恆之人,聽道理容易動心,也容易生發善情,但一遇誘感,即改主意。荊棘地,指心雜之人,這等人,雖虛心聽講,感發善願,然愛天主之心,不敵其愛世俗之心,遂至不能得道理的益處。好地,指善心人,謙虛沉靜,聽了道理,默存於心,得益必多。耶穌就用比喻,教訓了他們許多的事理。教訓的時候,給他們說:
3「你們聽着:有一個撒種的,出來撒種。 4撒種的時候,有落在道邊上的,飛鳥來,吃了去。 5有落在砂石地的,那裏土不多,因為土不深,出來的可快; 6趕日頭出來一曬,因為沒有根子,就枯乾了。 7有落在荊棘裏的,荊棘長起來,把他幠住,也長不了子粒。 8有落在好地裏的,發生起來,長了子粒;有一粒長三十粒的,有長六十的,有長一百的。」 9又說:「有耳能聽的,聽着。」
說明播種之喻
10 耶穌獨居的時候,偕同他的那十二個人,就問他那比喻的意思。 11#4:11 (外人)指固執不信耶穌之人。耶穌對於此等人,但用比喻教訓他們。他們既不虛心考求,所以不能明白,如不見不聞一樣,亦不能回頭,得赦罪之恩,非耶穌不欲其回頭也。耶穌給他們說:「天主國的奧理,只賞賜了你們知道;至於外人,都是給他們說比喻, 12叫他們看,可是看,卻看不見,聽可是聽,卻聽不明白;恐怕他們回了頭,得了罪赦。」 13又給他們說:「這比喻,你們不懂得,怎麼能懂得一總(別的)比喻呢? 14撒種的,撒的是道理。 15那撒在道邊上的,是人聽了道理,隨就有撒殫來,把撒在他們心裏的道理搶去。 16撒在砂石地裏的,就是人聽了道理,立刻喜歡領受; 17但他們心裏無根,不能久長,及至為道理的緣故;遭了患難,或受了窘迫,立刻就跌倒了。 18又有撒在荊棘裏的,就是人聽了道理, 19有世俗的愁慮,財帛的迷惑,及別樣的貪情,入了(心)把那道理蒙蔽住,就不能有效果。 20那撒在好地裏的,是人聽了道理,存記(在心),後來得效果,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
既得真道當傳於人
21 # 4:21-22 (人拿燈來)燈比天國道理。為照世之真光,燈必置高處。我講的天國福音,你們亦當向眾傳揚,不可隱藏。這福音,現在雖隱而不顯,彷彿在暗地,將來必大明於天下。 耶穌又給他們說:「人拿燈來,豈有放在斗底下,或床底下的麼?(誰)不是放在燈臺上呢? 22因為沒有隱藏事,將來不顯露的,也沒有暗地做的事,將來明不出來的。 23誰有耳能聽,就應當聽。」 24#4:24 (升斗)是說,人待人仁慈,慷慨好施,天主將來待他亦然,還要加倍報他;此處亦指傳福音,如言:你們愈熱切救人,天主愈厚報你們。又給他們說:「你們所聽的(道理),要留心(思想)。你們用什麼升斗量給人,也要用什麼升斗量給你們;還要給你們加添。 25#4:25 言人善用天主所賜恩寵,則天主愈加恩寵;而不善用者,並其所已有亦失之。因為越有的,就越給他,那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從他奪去。」
26 # 4:26-29 傳教如撒種,以天國福音,種於人心,我們但能如農夫下種而已。至於生發成熟,則是天主能力,五穀然,信德在人心亦然。人聽道理,如何生發信德,至於結善功之果。皆天主全能功效,非人力也。此喻比聖寵之在人心,亦指聖教會之在世界,逐漸進行,不可阻遏。 耶穌又說:「天主的國,就如人在地裏,撒的種子。 27人睡覺也罷,起來也罷,那種子黑夜白日,發芽生長,人也不知不覺。 28因為地土自能生長五穀,先發苗,後吐穗,再往後,穗上長滿了子粒。 29子粒成熟了,就用鐮刀割他,因為到了收成的時候。」
30 # 4:30-32 言聖教會傳行之妙,有難以言傳者。創始之人,為吾主耶穌,生於貧家,長於僻鄉,及出而傳教,收十二無才無學之庸夫為徒。傳教三年為人釘殺,是聖教會初創時,真如芥子之微也。厥後漸傳漸廣,竟至大行天下。彼聰明博學之人,亦多進教者,此芥子喻之大意也。猶太及附近諸地,有一種芥菜,高可丈餘,人稱為芥樹。芥子最小是當時猶太之俗語。言物之最小,則曰如子芥,非真芥子為最小也。 耶穌又說:「天主的國,我們可用什麼比方他呢?或用什麼比喻,形容他呢? 31他就如同一粒芥子,在地裏種他的時候,本比地上一總的種子都小; 32到底既種之後,生長起來,比各樣菜蔬都大,而且長大枝榦,至於空中的飛鳥,也能住在他的蔭涼裏。」 33耶穌向眾人講道,用許多這樣的比喻,按照他們所能聽的。 34#4:34 耶穌取人習見之事物作比喻,淺近易曉。且易記憶,內寓妙義,耐人尋味,宜於愚魯,亦宜於高明。惟彼驕矜自是,或居心不正者,則不達其義,是自取之也。非比喻不給他們說;到各自獨居的時候,就把一切的事,都講給他的門徒聽。
平風靜浪
35那一天晚上耶穌給他們說:「我們渡到那邊去。」 36門徒就辭退眾人,耶穌在船上,他們就載着他去了,有幾隻別的船,也跟着他。 37忽然起了暴風,浪頭打進船去,幾乎滿了船艙。 38#4:38 (倚枕而睡)耶穌終日講勸,日暮時,困倦而睡,自是情理之常。因耶穌之人性,與我們一樣;但耶穌雖睡,而其天主性,無所不知,常保護門徒。乃門徒信心不足,遇難驚惶,怨耶穌不管顧他們。耶穌起,命風浪平息,遂責備門徒之無信。這是教訓我們,在誘感患難之中,總不可失倚靠天主的心,熱心祈禱,託靠天主,天主自有安排。耶穌在船尾上,倚枕而睡。門徒就叫醒他,給他說:「師傅!我們要死了,你不管麼?」 39耶穌起來,叱風命海,說:「不要作聲,平定了罷!」那風就止住,大大平定了。 40又給他們說:「你們為什麼害怕?還沒有信德麼?」 41他們就大起敬畏,彼此說:「這是誰呢?風與海,都聽他的命。」
දැනට තෝරාගෙන ඇත:
聖瑪爾谷福音 4: 蕭靜山注釋本
සළකුණු කරන්න
බෙදාගන්න
පිටපත් කරන්න

ඔබගේ සියලු උපාංග හරහා ඔබගේ සළකුණු කල පද වෙත ප්රවේශ වීමට අවශ්යද? ලියාපදිංචි වී නව ගිණුමක් සාදන්න හෝ ඔබගේ ගිණුමට ඔබගේ ගිණුමට පිවිසෙන්න
Digital edition of a Chinese New Testament with study notes (1922) by Joseph Hsiao (1855-1924). Created by Simon Wong. Digital edition © United Bible Societies, 2018.
聖瑪爾谷福音 4
4
播種喻
1又一次,耶穌在海邊教訓人;聚來了許多的人,到他那裏,他不得已,上船坐下,他在海裏,眾人都在海邊岸上。 2#4:2-20 觀撒種的比喻,可知傳教講道的功效,不全繫乎傳教講道之人,亦繫乎聽受之人。其人共分四等,各不相同。道邊,指心硬的人。道邊撒種,無土覆蓋,旋被雀鳥食去。心硬之人,亦是如此。雖聽道理,不加深思,一去即忘。說撒殫搶去亦是因人心硬之故,蓋道理未入心,魔鬼投以別樣雜念,頓時即忘也。石頭地,指無恆之人。因為這地,土少石多,生發容易,枯稿也容易。無恆之人,聽道理容易動心,也容易生發善情,但一遇誘感,即改主意。荊棘地,指心雜之人,這等人,雖虛心聽講,感發善願,然愛天主之心,不敵其愛世俗之心,遂至不能得道理的益處。好地,指善心人,謙虛沉靜,聽了道理,默存於心,得益必多。耶穌就用比喻,教訓了他們許多的事理。教訓的時候,給他們說:
3「你們聽着:有一個撒種的,出來撒種。 4撒種的時候,有落在道邊上的,飛鳥來,吃了去。 5有落在砂石地的,那裏土不多,因為土不深,出來的可快; 6趕日頭出來一曬,因為沒有根子,就枯乾了。 7有落在荊棘裏的,荊棘長起來,把他幠住,也長不了子粒。 8有落在好地裏的,發生起來,長了子粒;有一粒長三十粒的,有長六十的,有長一百的。」 9又說:「有耳能聽的,聽着。」
說明播種之喻
10 耶穌獨居的時候,偕同他的那十二個人,就問他那比喻的意思。 11#4:11 (外人)指固執不信耶穌之人。耶穌對於此等人,但用比喻教訓他們。他們既不虛心考求,所以不能明白,如不見不聞一樣,亦不能回頭,得赦罪之恩,非耶穌不欲其回頭也。耶穌給他們說:「天主國的奧理,只賞賜了你們知道;至於外人,都是給他們說比喻, 12叫他們看,可是看,卻看不見,聽可是聽,卻聽不明白;恐怕他們回了頭,得了罪赦。」 13又給他們說:「這比喻,你們不懂得,怎麼能懂得一總(別的)比喻呢? 14撒種的,撒的是道理。 15那撒在道邊上的,是人聽了道理,隨就有撒殫來,把撒在他們心裏的道理搶去。 16撒在砂石地裏的,就是人聽了道理,立刻喜歡領受; 17但他們心裏無根,不能久長,及至為道理的緣故;遭了患難,或受了窘迫,立刻就跌倒了。 18又有撒在荊棘裏的,就是人聽了道理, 19有世俗的愁慮,財帛的迷惑,及別樣的貪情,入了(心)把那道理蒙蔽住,就不能有效果。 20那撒在好地裏的,是人聽了道理,存記(在心),後來得效果,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
既得真道當傳於人
21 # 4:21-22 (人拿燈來)燈比天國道理。為照世之真光,燈必置高處。我講的天國福音,你們亦當向眾傳揚,不可隱藏。這福音,現在雖隱而不顯,彷彿在暗地,將來必大明於天下。 耶穌又給他們說:「人拿燈來,豈有放在斗底下,或床底下的麼?(誰)不是放在燈臺上呢? 22因為沒有隱藏事,將來不顯露的,也沒有暗地做的事,將來明不出來的。 23誰有耳能聽,就應當聽。」 24#4:24 (升斗)是說,人待人仁慈,慷慨好施,天主將來待他亦然,還要加倍報他;此處亦指傳福音,如言:你們愈熱切救人,天主愈厚報你們。又給他們說:「你們所聽的(道理),要留心(思想)。你們用什麼升斗量給人,也要用什麼升斗量給你們;還要給你們加添。 25#4:25 言人善用天主所賜恩寵,則天主愈加恩寵;而不善用者,並其所已有亦失之。因為越有的,就越給他,那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從他奪去。」
26 # 4:26-29 傳教如撒種,以天國福音,種於人心,我們但能如農夫下種而已。至於生發成熟,則是天主能力,五穀然,信德在人心亦然。人聽道理,如何生發信德,至於結善功之果。皆天主全能功效,非人力也。此喻比聖寵之在人心,亦指聖教會之在世界,逐漸進行,不可阻遏。 耶穌又說:「天主的國,就如人在地裏,撒的種子。 27人睡覺也罷,起來也罷,那種子黑夜白日,發芽生長,人也不知不覺。 28因為地土自能生長五穀,先發苗,後吐穗,再往後,穗上長滿了子粒。 29子粒成熟了,就用鐮刀割他,因為到了收成的時候。」
30 # 4:30-32 言聖教會傳行之妙,有難以言傳者。創始之人,為吾主耶穌,生於貧家,長於僻鄉,及出而傳教,收十二無才無學之庸夫為徒。傳教三年為人釘殺,是聖教會初創時,真如芥子之微也。厥後漸傳漸廣,竟至大行天下。彼聰明博學之人,亦多進教者,此芥子喻之大意也。猶太及附近諸地,有一種芥菜,高可丈餘,人稱為芥樹。芥子最小是當時猶太之俗語。言物之最小,則曰如子芥,非真芥子為最小也。 耶穌又說:「天主的國,我們可用什麼比方他呢?或用什麼比喻,形容他呢? 31他就如同一粒芥子,在地裏種他的時候,本比地上一總的種子都小; 32到底既種之後,生長起來,比各樣菜蔬都大,而且長大枝榦,至於空中的飛鳥,也能住在他的蔭涼裏。」 33耶穌向眾人講道,用許多這樣的比喻,按照他們所能聽的。 34#4:34 耶穌取人習見之事物作比喻,淺近易曉。且易記憶,內寓妙義,耐人尋味,宜於愚魯,亦宜於高明。惟彼驕矜自是,或居心不正者,則不達其義,是自取之也。非比喻不給他們說;到各自獨居的時候,就把一切的事,都講給他的門徒聽。
平風靜浪
35那一天晚上耶穌給他們說:「我們渡到那邊去。」 36門徒就辭退眾人,耶穌在船上,他們就載着他去了,有幾隻別的船,也跟着他。 37忽然起了暴風,浪頭打進船去,幾乎滿了船艙。 38#4:38 (倚枕而睡)耶穌終日講勸,日暮時,困倦而睡,自是情理之常。因耶穌之人性,與我們一樣;但耶穌雖睡,而其天主性,無所不知,常保護門徒。乃門徒信心不足,遇難驚惶,怨耶穌不管顧他們。耶穌起,命風浪平息,遂責備門徒之無信。這是教訓我們,在誘感患難之中,總不可失倚靠天主的心,熱心祈禱,託靠天主,天主自有安排。耶穌在船尾上,倚枕而睡。門徒就叫醒他,給他說:「師傅!我們要死了,你不管麼?」 39耶穌起來,叱風命海,說:「不要作聲,平定了罷!」那風就止住,大大平定了。 40又給他們說:「你們為什麼害怕?還沒有信德麼?」 41他們就大起敬畏,彼此說:「這是誰呢?風與海,都聽他的命。」
දැනට තෝරාගෙන ඇත:
:
සළකුණු කරන්න
බෙදාගන්න
පිටපත් කරන්න

ඔබගේ සියලු උපාංග හරහා ඔබගේ සළකුණු කල පද වෙත ප්රවේශ වීමට අවශ්යද? ලියාපදිංචි වී නව ගිණුමක් සාදන්න හෝ ඔබගේ ගිණුමට ඔබගේ ගිණුමට පිවිසෙන්න
Digital edition of a Chinese New Testament with study notes (1922) by Joseph Hsiao (1855-1924). Created by Simon Wong. Digital edition © United Bible Societies,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