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YouVersion
Eicon Chwilio

施約瑟(Samuel Isaac Joseph Schereschewsky, 1831-1906)採用淺文理語體來翻譯《聖經》的念頭,大概可以從1877年在上海舉行的第一屆「在華新教傳教士大會」(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of China)說起。在華新教傳教士大會的目的,是為協調在華傳教士的傳教活動,加強各傳教士之間的交流與聯繫。在會議上,英國倫敦會的傳教士楊格非(Griffith John, 1831-1912)提出以淺白的文言語體翻譯聖經。施約瑟當時以聖公會主教身分出席,那時他還忙於修訂《北京官話譯本》,但他十分認同楊格非的提議。

1881年,施約瑟在武漢視察當地教會時不幸嚴重中暑,導致完全癱瘓。翌年,他被迫前往歐洲療養。在離開中國之前不久,他就已經計劃獨自將聖經翻譯成淺白的文言文。1883年,施約瑟辭去主教一職,決定致力翻譯聖經。1886年,他回到美國,居住了九年,期間他修訂了《北京官話譯本》(主要是舊約部分),同時也展開以淺白文言文翻譯聖經的工作,即《淺文理譯本》。由於他不能執筆,施約瑟按中文字羅馬拼音,用右手中指或用拳頭握住棒子,在打字機上逐字打出拼音,回中國後再由助手轉寫成文字。施約瑟的《淺文理譯本》主要以希伯來文聖經和《北京官話譯本》為基礎。施約瑟在淺文理《新約全書》的前頁,用英文特別交代他在翻譯《新約》過程中的一些要點:

基本上使用「公認經文」(Textus Receptus)為藍本,這大有可能指出版於1633的原版,也有可能指後來面世(但只作過輕微修改)的版本。施約瑟特別提及他在腳注中交代某些重要的異文。「公認經文」最具代表性的經節是《約翰一書》5:7-8「在天作證者三、父也、道也、聖神也、此三者為一、在地作證者三、聖神也、水也、血也、此三者歸一」,施約瑟在第8節加了有關文本鑑別的腳注:「有原文抄本七八二節祗有作證者三水也血也聖神也此三者歸一五句」。在1950年代前出版的完整(或近乎完整)的《聖經》或《新約聖經》(約三十多個譯本)中,只有施約瑟的這部淺文理聖經提供這樣的腳註,反映他對抄本問題的敏感度甚高。

主要參考的中文譯本:俄羅斯正教的古里(Gury [Gurii] Karpov, 1814-1882)的《福音經》(1864)、楊格非(Griffith John, 1831-1912)的淺文理《新約全書》(1886)以及包爾騰(John Shaw Burdon, 1826-1907)和白漢理(Henry Blodget, 1825-1903)的淺文理《新約聖經》。

施約瑟特別提及,他從德利茲(F. J. Delitzsch)的希伯來文《新約聖經》(1877)中得到「很大幫助」。該譯本的文體不是當代希伯來文,譯者其實是嘗試以耶穌時代的希伯來文語體來翻譯,因此採用大量拉比時期(主後2世紀以後)《米書拿》(Mishnah)的希伯來字詞。

在這篇短文中,施約瑟還交代了他如何處理某些特別聖經譯詞,如:diabolos(希)、daimon(希)、daimonion(希)、devil、altar、temple、scribe、gehenna、paradise等,也交代了他的音譯原則。

1894年,施約瑟完成了淺文言聖經譯本的初稿。他在一封致美國聖經公會的信函中,認為這個譯本「比官話譯本更接近原文」(「官話譯本」指的應該是《北京官話譯本》)。1895年返回中國之後,施約瑟透過一些中國人助手,將羅馬拼音手稿轉寫成漢字。1897年,施約瑟移居日本東京,在那裏完成他晚年的譯經工作,包括淺文理本的修訂。他在日本曾經雇用過多名助手,但與蓮英煌(Lian Ying-huang)的合作最為愉快。蓮英煌畢業於登州的長老會學校,從1902年開始為施約瑟工作,在1906年施約瑟逝世之後,蓮英煌完成了施約瑟未完的工作,即編寫整部淺文言譯本的串珠,成為第一部附串珠的完整聖經譯本。除了蓮英煌之外,施約瑟還雇用了一位名叫Bun的日本抄寫員。

施約瑟的中文譯本之所以著名,除了因為該譯本在學術界地位崇高之外,還因為譯本中使用的神的名字。作為基督新教的譯本,他用「天主」而不是「上帝」(為美國傳教士普遍使用);用「主」而不是音譯的「耶和華」(Jehovah)。然而,在後者的譯名上,施約瑟的處理方式並不一律的:當「耶和華」和「主」一起出現,他就譯作「耶和華天主」或「主耶和華」;然而在後來的《北京官話譯本》修訂版中,他完全刪去了「耶和華」這個譯名。

淺文言譯本最終未能廣泛流傳,原因是當時已經有楊格非和包約翰的譯本,而美國聖經公會也認為沒有需要另出一部淺文言譯本。此外,當時也是《和合本》翻譯的時候,傳教士群體和聖經公會均認為,首要任務是要出版一部各方都能接納和認同的聯合譯本,所以美國聖經公會對施約瑟的支持顯得遲疑。這個譯本默默無聞,不是因為它遜色於《和合本》,而是由於當時的歷史形勢,阻止了傳教士和聖經公會去全力支持一部與《和合本》競爭的聖經譯本。

在施約瑟的一生中,有長達32年的時間全部傾注在聖經翻譯的工作上,並且是在面對極大身體困難的情況下,他依然堅持不懈。這在中文《聖經》的翻譯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他因此贏得了傳教士同工和後來的歷史學者對他的崇高敬意。美國聖經公會的駐華代表海格思(John Hykes, 1852-1921)稱施約瑟為「譯經王子」,他甚至在大英聖書公會的一本出版物中,稱施約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聖經翻譯者之一」。


United Bible Societies

施約瑟淺文理譯本 CYHOEDDWR

Dysgu Mwy

Fersiynau Eraill gan United Bible Societies

Mae YouVersion yn defnyddio cwcis i bersonoli'ch profiad. Trwy ddefnyddio ein gwefan, rwyt yn derbyn ein defnydd o gwcis fel y disgrifir yn ein Polisi Preifatrwydd